古玩古董鉴定 出手 交易
高古玉通常指汉代及汉代以前的玉石器,时间约在距今2000年至8000年。新石器期间的玉器用料多为就近取材,主要用于祭祀,有着神秘的宗教色彩;商周至战汉期间的玉器多为帝王、皇家及达官贵人使用,玉料以和田玉为主,制造技术和艺术气息都笼罩着威严氛围。由于高古玉经历了神玉、王玉以及礼制用玉等时期,并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文明形态有着紧密联系,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目前已成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
中国文物学会收藏鉴定委员会副秘书长王学锋是一位高古玉收藏家。他认为,高古玉的价值包括四方面:一是历史价值。高古玉的历史价值是很多东西无法替代的,通过它的造型、纹饰、沁色,包括它所处的地理环境,就能了解历史当时的现状。二是艺术价值。凡是唐代以前的玉器都是官玉,高古玉在汉代以前可称为“官玉”,件件都很珍贵。那时只有皇室和部分制玉世家有做玉的工具,每件作品都有很强的艺术性。
汉代玉器在拍卖会中,普通品质的玉器拍卖价格都在万元以上,中档品在10万元以上,精品的价格在几百万元。在伦敦佳士得2009年秋拍中,一件中国西汉时期的黄玉带钩,拍前估价为10万至15万英镑,而经过现场竞拍者激烈竞争,最终的成交价达到了82.525万英镑,创下了汉代玉器拍卖的高纪录。古玉之所以“能动人之心”,就是因为它在地下沉睡几百年、几千年之后,会因为受地下各种化学物质的影响,从而产生各种各样匪夷所思的色彩、质地的变化。这种变化古人称之为“沁色”。
有人说,高古玉最美就在沁色。高古玉沁色种类凡多,有红沁、朱砂沁、土沁、水沁、金属沁、水银沁等。所呈现的色彩主要有红色、黄色、黑色、白色、绿色、紫色、蓝色及过渡色。沁色,让高古玉变得千姿百态,赋予了古玉新的生命,让历史变得更神秘也更清晰。
鉴别方法
1,断新老:器物的钙化,沁色过渡自然,并且深入肌理。(短时间作假,绝对不会如此)
2,看包浆:古玉除了被腐蚀外,都会有包浆,最重要的是,打孔及刀工中的包浆应该与外面的包浆一致,并且浑然一体。有的还会有局部的氧化突起同时存在。
3:盘玩时,有钙化的地方会慢慢的变回玉的本性,根据钙化的轻重,时间有长有短;上面的沁色会逐渐变浅,但不会消失。完全变化后,玉器会很润泽。假货则绝对不变。
4:把玉器放进80度左右的温水中,钙化的,会从裂缝中连续不断的冒出细小的气泡(因为钙化后,改变了内部分子结构,变得疏松了)。没有钙化部分不会出现此现象。
5:放进水中或是沾上水,用水捏搓会感到有一种粘粘的感觉。并且每次都如此,直到盘玩通透。
6:盘玩中的器物,见到汗液或是水后会有一曾灰皮出现。(出灰现象)
7:用PH值试纸测试,基本会成中性。(与当地土壤结构也有关)
8:玉器都有自然的裂纹,这是由于玉器长期在地下,受地热,地湿等影响,张裂所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十玉九裂”。这也是出土玉器的一个明显的特性。
9:出土玉器都有阴阳面,因为受地湿地热矿物质等的影响,阳面变化较阴面变化小,也就是钙化,沁色,腐蚀等比阴面差。
10:看反光,因为古玉是手工加工而成,由于用力不均,加工面会有很多细小的面组成,所以迎光看时,会有不同的反光。
高古玉器不仅有古朴的包浆、厚重的历史文化气息,而且又有神韵鲜活的外表,而现代的仿品却缺少高古玉独有的神韵。
收藏爱好者要多看一些权威人士的玉器著作,因为他们其中有很多人出自文物部门或博物馆,看真东西多,理论水平高。
征集范围:
一:瓷器:高古瓷、宋代瓷器、元明清等瓷器
二:玉器:高古玉、明清玉等;
三:字画:名家名画、近现代字画等;
四:杂件:翡翠、田黄石、鸡血石、青铜器、古币、印章、错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