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处理标准
1、 国家医疗机构污水排放标准 (GB
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
4、《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18-86)
5、《城镇污水处理站附属建筑和附属设备设计标准》
6、《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
7、《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1—90)
8、《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6)
9、《给排水工程概预算与经济评价手册》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污水处理设备nbsp;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菌类指标:县级以下或20张床位以下综合医疗机构和其他所有医疗机构污水经消毒处理方可排放。实行一级强化预处理。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日均值
粪大肠杆菌群数 / 5000
PH / 6-9
化学需氧量COD / 250
生 化需氧量BOD /100
悬浮物 SS /60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基本控制项目高允许排放浓度(日均值)
基本控制项目 一级标准 二级标准 三级标准
A标准 B标准
1 化学需氧量(COD)(mg/Lnbsp;
2 生化需氧量(BOD)(mg/Lnbsp;
3 悬浮物(SS)(mg/Lnbsp;
4 动植物油(mg/L/20 20
5 石油类(mg/L/10 15
6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mg/L/5 5
7 总氮(以N计)(mg/L -
8 氨氮(以N计) (mg/L25 -
9 总磷(以P计)(mg/Lnbsp;
10 色度/稀释倍数nbsp;
11 pH 6~9/6~9 6~9/6~9 6~9/6~9 6~9
12 粪大肠菌群数(个/Lnbsp;
注:括号外为水温>12℃时的控制指标,括号内为水温≤12℃时的控制指标./前后数值分别表示现标准值、原执行标准.
BB管管
二 污水成分
医院污水的性质指医院产生的含病原体、重金属、消毒剂、有机溶剂、酸、碱以及放射性等的污水。医院产生污水的主要部门和设施有:诊疗室、化验室、病房、洗衣房、X光照医院污水来源及成分复杂,含病原性微生物、有毒、有害的物理化学污染物和放射性污染等,具有空间污染、急性传染和潜伏性传染等特征,不经有效处理会成为一条疫病扩散的重要途径和严重污染环境。
1)医院污水受到粪便、传染性细菌和病毒等病原性微生物污染,具有传染性,可以诱发疾病或造成伤害;
2)医院污水中含有酸、碱、悬浮固体、BOD、COD和动植物油等有毒、有害物质;
3)牙科治疗、洗印和化验等过程产生污水含有重金属、消毒剂、有机溶剂等,部分具有致癌、致畸或致突变性,危害人体并对环境有长远影响;
4)同位素治疗和诊断产生放射性污水。放射性同位素在衰变过程中产生a-、β-和γ-放射性,在人体内积累而危害人体。
三 处理原则
1全过程控制原则。对医院污水产生、处理、排放的全过程进行控制。
2减量化原则。严格医院内部卫生安全管理体系,在污水和污物发生源处进行严格控制和分离,医院内生活污水与病区污水分别收集,即源头控制、清污分流。严禁将医院的污水和污物随意弃置排入下水道。
3就地处理原。则。为防止医院污水输送过程中的污染与危害,在医院必须就地处理。
4分类指导原则。根据医院性质、规模、污水排放去向和地区差异对医院污水处理进行分类指导。
5达标与风险控制相结合原则。全面考虑综合性医院和传染病医院污水达标排放的基本要求,同时加强风险控制意识,从工艺技术、工程建设和监督管理等方面提高应对突发性事件的能力。
6生态安全原则。有效去除污水中有毒有害物质,减少处理过程中消毒副产物产生和控制出水中过高余氯,保护生态环境安全。
四 工艺介绍
对医院污水处理的二级生化处理工艺有:活性污泥法、生物接触氧化法、曝气生物滤池法、生物膜法、CASS法等。医疗污水如何处理的效果更佳,需要根据处理目标选择不同的处理工艺,下面我们介绍几种不同的处理工艺:
格栅井
污水中含有大量较大的悬浮物和漂浮物,格栅的作用是截留并去除上述物质,对水泵和后续处理单元起保护作用。格栅井位于提升井的正上方,采用钢砼结构与调节池合建一体,格栅井的上方建有格栅间一座,防止栅渣传播病毒,为协调周围环境,可对格栅井外面作美化处理。操作人员可定期对栅渣消毒、清理、外运,作为医疗垃圾焚烧掉。为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和改善工作环境,保证污水除渣的效果,格栅井内设置1台机械格栅和1台提篮格栅。机械格栅和提篮格栅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具有耐腐蚀,机械格栅自动从污水中清理栅渣,管理方便,故障少、维修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