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窑变釉瓶是清乾隆时期的瓷器。
瓶小口,长颈,丰肩,瘦胫,圈足。外壁通体施凝厚的火焰红釉,釉色以紫红色为主,间有少许蓝色。足内仿宋钧釉,无款识。
“瓷有同是一质,遂成异质,同是一色,遂成异色者,水土所合,非人力之巧所能加,是之谓窑变。”陶瓷的烧造既是人工,又系天然,故而“窑变”釉色成为了清代官窑的一大特色。本品端庄大方,线条起伏多变,瓶口外撇,为其造型增添秀美之姿,为清宫经典之品类,然而以窑变釉装饰则尤为特殊罕见。通体色泽有如红宝石之妍丽,颈部红、蓝二彩斑斓交融,动感强烈,富于韵味,瓶内壁则发宋钧月白釉之色泽,宝光内敛,含蓄优雅。底釉斑驳自然,款式“大清乾隆年制”篆书,工整清晰,为乾隆早期之写法。配以西洋镀金铜座,更见乾隆朝富贵堂皇之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