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供应 求购 产品 公司 登陆

广州众凯古人雕刻和田玉籽料会不会留皮呢?

  • 发布时间:2018-11-14 19:10:19
    报价:面议
    地址:广东,广州,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华强路一号珠控国际中心1910
    公司:广州众凯文化交流有限公司
    手机:13326465406
    微信:wx762235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古人雕刻和田玉籽料会不会留皮呢?

      

      现在带皮的和田玉籽料在市场上可谓大红大紫,甚至已经成为了籽料的标志。那么这是一直以来和田玉品鉴的传统吗-古人对籽料皮的看法是怎么样的呢-从现在大量的出土玉石作品证明,在古代对于和田玉而言,是不会留皮的,因为古人认为皮是脏色。

      

      古时和田玉在人们的心中却是圣洁的代表,所以一块和田玉拿到手上通常都会先去皮,然后在进行设计雕刻。皮,古人称呼为“璞”;对玉友们尤其初学者而言,皮色是和田籽料身份的证明,如今同样质地的籽料,有皮色和没有皮色的价值会有不小的差别!

      

      和田玉籽料

      

      古代的籽料比较少见带有皮色,因为主要是从河中捞出,皮色较少,即便是有颜色也是比较浅的。经过长时间的挖掘打捞,河中直接可以捞的籽料已经绝迹了,现如今的籽料不是在从老河床砂土中挖出来的就是从雪山中采出来的,长期受到周围环境的侵染,所以大都有皮色。

      

      籽料留皮主要还是近现代的一个特点,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大家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精神文化层次也提高了,审美观也变化了,越来越多的玉工讲究天人合一,讲究发挥玉石本身的特点,让玉石自己说话来代替玉工决定玉石命运的传统做法。

      

      现在留下皮色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是为了证明是籽料,因为大家都认为籽料好价格高,第二是为了俏色巧雕。

      

      俏色巧雕的大量运用是从宋朝开始,自宋代以来,仿古风气日盛,自然留皮、巧色的工艺在玉作当中越来越多,近现代作伪者更是充分利用了这一点,给人们在古玉沁色认别上增加了许多难处。

      

      但若认真加以审视,除了综合加工工艺、刻痕特征、形制纹饰因素外,在巧色与沁色之间,也还是可以找到其中差别的。籽料的留皮巧雕设计虽然很早就有,但清代应用并保存的作品最多,质量也是上佳,不管是设计还是玉质都很难得!

      

      如今的玉雕行业中,留皮已经成为已经成为必然的一部分,喜欢皮色比比皆是,所以玉雕师在雕刻作品设计时,会大限度地保留皮色的完整性跟美观性来满足市场需求!

      

      总的来说,籽料在古代留皮的也有,但是作品存量很少,毕竟皮色不符合古人对玉石的观念。

    提醒:联系时请说明是从志趣网看到的。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2025 bestb2b.com

©志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