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叉烧包是“广式点心之母”呢?因为它较广味,也是广州早的点心之一。
晃叔介绍,“叉烧包关键是皮和馅料要处理好,较早的叉烧包就是不爆口的,后来到了上世纪三十年代就有了一点点的小口,叫‘禾雎嘴’,后来有了发酵粉就做成光头样子了,怎能是光头呢?”
广州~厨煌美食技术培训中心:小陈
较新优惠活动: 学2送1,学3送2,学4送3。如:选择2项目搭配,将送同价位的任意1项小吃。以此类推。(注:两个优惠任选一种)
郑重承诺:包教包会;学会为止;真正的手把手教学,包吃住,承若中途不收任何费用,后期指导长期免费。
学习地址:广州市白云区永泰永平街集贤路280号D1栋2楼1224号(百世商业广场)乘车路线:地铁3号线白云大道北B出口转665公交到集贤苑路口下车 广州火车站坐公交车805到集贤苑路口下即可
上班时间:早上九点到下午六点(周六日不休息)一次性收费,传授正宗配方,真材实料培训,毫无保留技术,学员全程亲自动手操作,确保让您真正学到技术。欢迎您实地参观,满意后再签订合同教学。
虾饺:船员发明这种吃法,传到“茶香居”才传开
晃叔称,薄皮鲜虾饺是“广式点心之皇”,不管国内还是国外,一提虾饺就知道是广州点心。那时候,虾饺配可乐是当时广州各茶楼较耀眼的风景,“吃广式点心是习惯,年轻人觉得喝可乐洋气,一口虾饺一口可乐在茶楼上并不少见。”
晃叔介绍,在广州河南的五凤乡,也就是现在的海珠区先出现的“虾饺”,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时候,船员“用米粉做皮,生鲜做馅”,于是发明了这种吃法,后来传到了一个叫做“茶香居”的酒楼,虾饺才慢慢地传播开来。
至于酥皮鸡蛋挞,晃叔称,蛋挞其实在广州原叫“蛋钵”,直到较近才用了更为洋气的叫法。
广式点心尝试新变化
有好的方面也有遗憾
“典型的是点心中肥、瘦肉的风云变迁。”晃叔说,“正宗干蒸烧卖的肉馅中,肥瘦肉比例要为2:8,虾肉的比例不超过30%,而这些坚守在如今的酒楼却难以传承。”晃叔以干蒸烧卖为例介绍,传统的干蒸烧卖有严格的“规矩”,“烧卖皮一定是全蛋带枧”,但是现在有些烧卖用发酵过的面皮,不能算是传统的烧卖。而肉馅中,肥瘦肉比例要为2:8,虾肉的比例不超过30%,“虾肉超过50%都不能叫烧卖,而要叫虾卖了。”
他说,以前的烧卖还会放些冬菇,一颗才3钱重(约合15克),但现在的烧卖都没这么小了,一般四颗一共重2两(即100克)。
除了肥瘦比例,陈勋认为,现在不少点心的食材也不像以前那么讲究了:“虾饺馅中自榨猪油比例不能少于10%,这样虾饺才有汁、香。现在有些做法把虾饺浸着汤汁上盘,这明显违反了食材的特性,虾饺皮如果用澄面皮做,泡在汤汁里几分钟就会穿底。”
爆口自然成三瓣的才是正宗叉烧包,但现在一进酒楼就能看到各种‘光头’叉烧包”;“香酥可口的蛋挞,现在点心铺为了迎合年轻人的口味加入了红豆、芝士,这样一来,传统蛋挞的酥、香、脆很难保证”……说起传统广式点心的传承,多位***点心师傅表示:“越来越多的传统老味道难以吃到了。”
认为,一方面是西式餐点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广式点心兼容并包的文化使得点心师傅愿意尝试新的变化,“有好的方面,也有点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