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古董鉴定 出手 交易
咸丰至宣统时期的瓷器烧造水平进一步陷入了低谷。仅有光绪朝瓷器制作工艺较有起色,但也无法与雍正、乾隆时期相提并论。这一时期窑变红釉瓷的胎骨显得更为粗松,器壁更加厚重,击之有“嘭嘭”的浑厚声感。有些官窑器物底足处呈现淡淡的“火石红”斑,民窑器胎骨多为灰白色或白中闪黄色。
瓷釉方面有了较大的变化。釉面上的蓝色几乎不见,甚至变为全红色。有的器物仅在口沿内部留有不规则的蓝色或紫色窑变痕迹。由于烧制时釉面流动性大,在器物口沿以及棱角釉面稀薄处多呈现月白色或白中闪黄色。到光绪、宣统时还出现了釉面演变为红与黑两种颜色组成的一个窑变品种。民窑器中有些小件文具釉面变化丰富,类似于乾隆朝,但其釉质和胎质方面远不及乾隆。器底酱釉呈黑紫色,施釉均匀。
窑变红釉瓷的表面施釉更厚一些,均超过了以往。有些小件器物如观其断面可发现釉的厚度几乎接近于胎骨的厚度。釉面上普遍分布有极其细碎的开片纹,并且“崩茬”现象极为严重。除光绪、宣统朝外,其余官窑器表釉色暗淡,光泽感较差,釉色普遍不及以往艳丽,稍有灰暗。民窑器物釉质粗糙,还常见有气泡。这时期垂釉现象依然严重,也要进行后修胎,出现缺胎少釉现象。
款识方面,咸丰年款为“大清咸丰年制”六字两行楷书刻款。同治时为“大清同治年制”六字两行楷书阴刻款。光绪时为“光绪年制”四字两行楷书款或“大清光绪年制”六字三行楷书刻款。宣统时为“宣统年制”四字两行楷书刻款。但这一时期的年款一般和前期相比均比较少见。
征集范围:
一:瓷器:高古瓷、宋代瓷器、元明清等瓷器
二:玉器:高古玉、明清玉等;
三:字画:名家名画、近现代字画等;
四:杂件:翡翠、田黄石、鸡血石、青铜器、古币、印章、错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