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工程人来说,桥梁空心板的预制施工可能再熟悉不过了,尤其对于施工中的新手来说,有一些你觉得理所当然的,一直使用的方法竟然是错误的!以下列举了一些在桥梁空心板预制中,经常会犯的几点错误.今天我们就来重新学习,一一纠正一下吧!
1、施工前不进行试气,直接将内模拉入使用.
施工前,一定要对方形桥梁板内模试气.检查方形桥梁板内模在上次施工中是否损坏、漏气,确保拉入的内模内模完好,以免在浇注混凝土的过程中造成质量隐患.
2、使用汽油/机油做脱模剂.
方形桥梁板内模入模前记得在其表面涂刷脱模剂,不可使用汽油、机油等有机溶剂,会对橡胶内模造成腐蚀.内模的脱模剂可选用皂粉水(皂粉水作为脱模剂效果比较理想,皂粉兑水=1:20)或塑料薄膜这两种,脱模效果比较理想.皂粉水至少于方形桥梁板内模表面涂刷3遍以上,以减少抽模阻力,方便脱模.
3、绑扎钢筋笼的钢丝头朝内.
检查钢丝头的朝向,要使绑钢筋笼的小钢丝冲外,这样内模入模充气后就不会扎到了.
4、内模充气超压.
在给方形桥梁板内模充气前一定要了解它的充气压力,型号不同使用的充气压力也不一样,这点hin重要.很多没有经验的施工员,充气前不了解充气压力,直接把内模充到很大,导致内模破损,其实是自己操作有问题还要怪罪内模的质量太次了...正规厂家的内模在出厂前都经过24小时测压测漏的,一般内模的头部都会标着充气压力是多少,并注明超压危险.一定要缓慢充气,因为内模充气有回压,一次性猛的充至额定压力值,可能会导致压力表反应不及时造成损坏.
5、准备的内模长度不够,浇筑混凝土时端模处漏浆.
一般圆形的空心板在预制时,内模内模要比梁板总长度多出半米(两头各0.25m),矩形多出一米(两边各半米).在定做内模时一定要注意,不要只为了节省成本而影响了施工效果.
6、浇筑混凝土时内模上浮.
浇筑砼时,在插入式振动棒和砼的作用下,芯模内模容易上浮,影响预制空心板施工质量.必须使用定位钢筋上、下、左、右进行固定(一般DN250的内模箍筋间距为80cm,如直径加大,间距需相应缩小).其次在在橡胶充气芯模顶部均匀垫上五道条型钢板,将卡具压于条形钢板上并与侧模用螺栓锁牢.这种方法不仅改善了顶板的厚度及均匀性,同时使也解决了腹板的厚度和均匀性的问题.
7、拆模时间掌握不好.
方形桥梁板内模的放气时间与施工气温有关,内模内模抽取时间视环境温度而定,施工时要随时观察,适时将内模内模抽出.时间太早会导致上部混凝土下陷,造成混凝土质量缺陷.时间太晚则不易抽出,且造成内模内模损坏.脱模时,一般在砼浇筑完毕后,砼表面用手指能压出指纹而砼不变形即可放气.
8、认为单层内模要比双层内模好.
在预制八角/矩形空心板时,很多人都认为双层的内模比较笨重,不利于施工,而选用单层方形桥梁板内模.实际并非如此,双层的方形桥梁板内模是在内芯外用泡沫板垫起倒角,再在外面套一层外套,相比单层来说的确会稍显笨重,但在实际的施工使用中,双层内模的质量其实比单层的更耐用,重复使用次数更多,性价比也更高;其次,双层内模的外套可以起到一种保护作用,在长期使用中,由于内模的老化或人员施工不当,可能会导致内模出现破损,如果是双层内模直接修补或替换外皮即可,简单又方便,重要的是节省成本,还不影响施工进程;但如果是单层内模,某一小处的破损就可能导致整条内模都无法使用,不仅浪费了材料,还耽误了工程施工的进度.
以上是在预制空心板施工时,施工员们可能经常会遇到的几种问题和常见的几点错误.工程施工人员可以看看,你们是不是也存在以上问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