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供应 求购 产品 公司 登陆

古钱币鉴定方法

  • 发布时间:2018-11-24 15:51:21
    报价:面议
    地址:河南,郑州,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农业路国际企业中心A座2302室
    公司:郑州利德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手机:13303865451
    微信:a13303865451
    电话:0371-55127952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古玩古董鉴定 出手 交易 

    1、看铜质

    我国历代古钱币大多数是以铜合金形式铸造的,因而合金的成份不同,钱币也随之呈现出不同

    的颜色。各时代的钱币铜质是不同的,又由于古代冶炼技术不同,各地区铸造的古钱也各不相

    同,每个朝代各有特点。总的来讲,用铜锌合金铸造的钱币呈黄色,铜锡合金铸造的钱币呈青

    色。清代、民国时期,新疆、西藏等地铸钱,用铜加少许锌铅,铸成后钱体呈红色。

    先秦时期的铸币主要是青铜(铜锡合金)铸成的,铜质呈青红色,质地较硬挺;汉代至唐宋时

    期的绝大部分钱币均为青铜铸造,其特点是铜色青白中微带淡红。隋代的五铢钱因为锡的成份

    大,铜质泛白,称之为白钱。唐代的开元通宝与宋代诸钱主要以青铜,白铜,紫铜为原料。明

    嘉靖以后,开始向黄铜过渡,到天启年间,用黄铜铸币成为定制,钱币色泽较之以前发生了较

    大的变化,可见,我国古钱铸造均有规律可循。

    2、观锈色

    今所见钱币,无外乎两种:一为发掘品,一为传世品。发掘品在地下埋藏了许多年,其表面都

    长满了铜锈。传世品也因空气中氧化作用,表面有一层包浆。呈黑色或古铜色。

    铜是一种比较稳定的金属,在常温下不易生锈。要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才能生成氧

    化铜、碱式碳酸铜等。氧化铜因形成的颗位大小不同,呈现出黄、橙红、鲜红、深棕等不同的

    颜色,俗称“枣皮红”、“栗子壳”,“黑漆古”等。

    出土的发掘品钱币表面锈色深深渍入钱币里面,因为其分子结构稳定、紧密,所以真锈很不容

    易擦掉。而伪造锈色则不然,伪锈多在钱币表面,称作“浮锈”或“粉状锈”,比较轻浮,容

    易脱落,往往经碱水一煮,做上的假锈便不堪一击。对于传世品而言,传世真品黑得沉着、光

    滑,而伪品则漂浮、发亮。

    绿锈的形成又有南北方的差别,地质带酸性的地区氧化程度也相应严重些。北方干燥,雨水少

    ,则锈色坚硬。南方多雨水且潮湿,氧化层较松且多呈蓝绿相间二色。例如南宋钱币发行于南

    方,放出土于南方较多,受地理环境的影响,钱币一般呈蓝绿色。如发现浅绿锈者,则此钱有

    问题。如果入土区域燥热,铜锈会呈红紫色,但这种锈色不会单独存在于钱体上,必伴有绿锈

    混杂在一起,称之为“红斑绿锈”。如发现钱体通为红锈,应属假钱,它是造假者将伪品放入

    炉中烧红。这种仿锈肤浅,明眼人一看便知是假。

    3、看铸币铭文

    我国金属铸币的一大特点就是有铭文书写,可以说,每一种钱币文字的字体各有特征,不同时

    代的铸币铭文,有不同的书写风格。根据这些特征可检验是否为同时代的钱币。另外,在注重

    各种铭文特点的同时,还可找出铭文的演变过程和变化的规律。这些规律和特征可以作为鉴定

    古钱真伪的依据。

    先秦时期的刀、布、圜钱等金属铸币上的文字是用大篆来书写的。秦汉时期,铭文书体属小篆

    范畴,如半两、五铢,但已有汉隶风格,其中莽钱为悬针篆。魏晋南北朝书体复杂。唐代钱币

    为八分隶书,唐代以后隶书盛行,五代十国主要为真、篆、隶三种。北宋钱币则有篆、隶、真

    、行、草。自南宋光宗绍熙以后至元、明、清,铭文均以楷书(真书)为主,间或篆、隶书体

    。因为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铸币铭文又有蒙(八思巴文)、满、回、党项(西夏),契丹

    等少数民族文字。

    鉴定一枚钱币书体对不对,首先要看它是否符合当时的特点;第二步才看它是否符合本品种的

    特点。如:“益化”圜钱虽为先秦大篆,但它又同时有齐文字的特征,不同于同时期其它各国

    之圜钱文字;发现有东周、西周的圜钱,若其钱文是小篆书写,显然是伪品无疑;秦半两在古

    钱中颇负盛名,其钱体厚重,铜质精良,钱文隆起而雄伟,半两的“两”字中“人”字高耸,

    如发现钱文扁平者,一看便知是伪品;如见到清代宝源或宝泉局钱币中的满文书写有错误,则

    应考虑到宝泉、宝源二局是清代最正规的铸钱局,满文的书写绝不会出现错误,则

    所见之钱币必属伪品。

    4、听声音

    古钱古钱币由于质地的原因,年代越久远,火气尽脱,氧化越严重,掷于水泥地面其声音也越

    喑哑。大概来说,先秦时期的刀、布、圜钱均是哑音。而明代以后的钱币,距今时间较近,还

    未受到深层的氧化,声音则较为清脆、响亮。如果我们把先秦时期的钱币掷在地上,传来清脆

    声,则此钱不太可靠;反之,如果明、清钱币掷地为哑音,则也必将怀疑。

    5、了解铸造方法

    我国古代铸币的铸造,大概经过了子范(土、石,铜)、母范(砖、铜)、翻砂等几个发展阶

    段。无论是真钱还是伪品的各种铸造方法,都会在钱币上留下相应的痕迹。这些痕迹就是我们

    今天鉴定钱币真伪的一个有力依据。

    6、闻气味

    此种方法是古钱鉴定中最简单的一种。因为伪品钱币多是用化学物质来伪造装饰,往往会散发

    出一种难闻的、刺鼻的化学性怪味,而真品钱币则没有这种怪味。

    7、观版别

    从版别上辨别古钱最主要的办法是除了多看钱谱之外,必须要多接触实物,以熟悉各个朝代的

    钱币真品。不但要注意珍稀品,更要注意大量的普通品种。因为这些普通品很少伪品,能真实

    地反映各个历史时期的钱币特征。如战国时期刀布形制特殊,造伪者只好用真品翻砂制造赝品

    ,其破绽在于翻砂铸造后的钱币偏小,较为厚重,文字肤浅,铜质粗糙,锈色不对且易脱落。

    而且刀币在铸造时其浇口在刀环上,布币的浇口在首端,出落后基本不作修整,保持自然状态

    ,而造假者往往为了品相美观,将刀币、布币边缘磨光滑,实际上是画蛇添足,露出了破绽。

    再如会昌开元,因扬州局所铸背面为“昌”,如发现背“扬”字者,无论传世品还是出土品均

    应将其视为伪品。因北宋各代和清咸丰钱币版别最为复杂,也是造假者竞相仿制的对象,我们

    应对它们的形制多加分析,掌握特征,以防上当受骗。

    征集范围:

    一:瓷器:高古瓷、宋代瓷器、元明清等瓷器

    二:玉器:高古玉、明清玉等;

    三:字画:名家名画、近现代字画等;

    四:杂件:翡翠、田黄石、鸡血石、青铜器、古币、印章、错币等.

    提醒:联系时请说明是从志趣网看到的。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2025 bestb2b.com

©志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