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形象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由许多营销中的其它形象罗织起来的,如产品的形象、价格的形象、广告的形象等等。就好比当我们面对一个陌生人时,我们可以从这个人的长相、发型、穿着打扮来评价这个人的形象,而当我们面对一个静态的产品时,logo、产品的包装、广告语等都会成为我们评价这个品牌形象的一部分。(品牌营销推广平台178软文网)
既然影响品牌形象的要素有那么多,企业如何做才能有效地建立品牌形象呢?
1. 通过品牌静态元素来建设品牌形象
在用户初次接触一个品牌的logo时,并不能直接的感知到品牌所要输出的价值,更多的是在用户心智中形成品牌的身份标志。比如:滴滴的logo你能看懂是一个大笑的形状象征着美好吗?相信很多人并不在意这个,但是看到这个符号就知道是滴滴。
颜色也是品牌形象的一部分,那么颜色到底有什么作用呢?为什么很多品牌都喜欢选用红、黄、蓝作为品牌的颜色?
从整个市场的视角来看颜色好像也并没有什么作用,手机屏幕中花花绿绿的各家品牌说到一种颜色也很难想到是哪个品牌。但是从竞争关系的角度来分析颜色是非常重要的,他可以在识别度上与竞品有效区隔。
比如:之前美团外卖和饿了么的“厮杀”,很长一段时间里,许多校园内的宣传栏几乎被这两家的海报霸占,后来只要遇到宣传栏蓝色背景的海报,人们潜意识里就会想到饿了么,这就是颜色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
相比于logo和颜色,广告语是最能向用户传达品牌价值的一个静态元素。对于一个大家熟知的大品牌而言,广告语可以更包容,但是对于一个新品牌而言,这块尽量做到尖锐、具体。
2. 通过讲故事来建设品牌形象
可以讲哪些故事呢?比如:公司的故事、品牌故事、产品的故事、创始团队的故事。可以在发布会讲故事,可以通过媒体报道讲故事。无论讲什么故事,通过什么途径讲故事都需要围绕一个核心进行,这个核心就是品牌价值。
FO的产品故事:
OFO是2014年在北大校园创立,也是早进入无桩共享单车市场的玩家。把握先发优势快速占领市场时是每个品牌都会追求的目标,所以开始扩张时OFO输出的品牌价值点也是产品本身,从slogan中也可以看出来比如“共享单车的原创者和领骑者”。
第一个进入市场的品牌也意味着“权威、正宗、信任”,所以ofo的产品故事也是基于产品本身这个价值点来描素的。比如:“全球第一个NFC智能锁”、“全球第一个NB-loT物联网智能锁”、“全球大的共享单车大数据平台”、“全球大的开放的供应链体系”、“优质的产品”、“全球技术领先的共享单车”等等。都是从品牌价值出发以更直观的方式放大品牌在市场中的位置,从而达到在用户心智中建立“共享单车=ofo”的目的。
锤子科技的发布会:
在这个用户注意力稀缺的时代,召开发布会是企业向外传播信息的绝佳方式。如果细心大家会发现:每次锤子科技的发布会都会对过去一段时间做一个回顾。
这也是罗永浩讲品牌故事的一个技巧,他不会直接说过去的数据是怎样的,而是向观众分享各家媒体对锤子手机的好评。
3. 通过互动来建设品牌形象
一对情侣从陌生到熟悉可能是因为一见钟情相互吸引走到一起,也可能是因为日久生情而让彼此依赖,而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也只可能会让一部分用户一见钟情。
但是对于大部分没有一见钟情的用户,企业只能通过长期的互动,让他们对自己的品牌产生好感进而在人群中传播该品牌。双微、产品以及广告都是可以用来与用户互动的渠道。
比如:杜蕾斯的微博:
在杜蕾斯的微博下面你几乎可以找到所有热点的影子,每当一个热点出现时随后杜蕾斯的文案也就火了。
谈性本来是一件让人觉得不好意思的事儿,但是杜蕾斯微博与用户每次互动不仅没有让用户感到反感,而且觉得那些文案污的有内涵,愿意主动在社交网络中传播甚至成为与其他人交流的谈资。
比如:江小白的产品:
作为传统酒品,单品售价只有20元的白酒品牌的江小白,近两年以黑马之势席卷而来,销量保持100%增长并做到一年3亿的销售额,在80、90后年轻群体中深受欢迎。
说到这个品牌时大家可以会想到它扎心的文案,而这些都是品牌价值的延伸,就像对品牌的介绍:“传统白酒的品牌让年轻一代感觉太沉重和老气。当然,这也是可以改变的,江小白就是行业里率先定位和践行新生代口味高粱酒的企业。(软文营销推广)
可以看出品牌的核心价值点是新生代,所以江小白摒弃传统的守旧方式,选用年轻人喜欢的文案,大胆尝试通过表达瓶与用户互动,这大概也是它在白酒市场突起的重要策略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