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元宝,是清朝光绪年间流通的货币之一。由两广总督张之洞率先引进英国铸币机器铸造银元和铜元,之后各省纷纷仿效。共有十九个省局铸造,除中央户部,地方省所铸铜元,皆在其正面上缘镌写省名。英国大工业的介入,使银币也沾染上西方色彩。钱币正面鲜然可见满汉文化的融合,而钱背却明确标示了西方文化的介入。
四川省造的背龙光绪元宝又称四川龙洋,早铸造于光绪24年(1898年)。1899年朝廷下令停铸,1901年重新开铸一直到1908年,铸造量小,值得收藏。四川铜元局设立初期采用仿造福建铜元局的一套五文、十文、二十文的铜币式样铸币,传闻早期仿铸铜币时竟然未将其中满文“宝福”改为“宝川”,以至造成极大失误,所幸后四川铜元局的官员及时发现了这种错误,立即改铸。
近日,众凯国际有幸征得“光绪元宝四川省造”一枚,该枚钱币直径3.9厘米。钱币正面铸有珠圈,珠圈内为“光绪元宝”四字,上环“四川省造”,下沿币值“库平七钱二分”六字。钱币背面外环英文,中间主体图案为一条五爪龙,四只龙爪皆张开,龙头正面朝人,龙眼圆睁,龙体布满龙鳞,龙鳍清晰可辨,龙尾分七叉。整条龙被云朵环绕。
该枚光绪元宝四川省造库平七钱二分,因其背蟠龙纹鳞甲别致,如颗颗珍珠镶嵌,故得别名“珍珠龙”版。图照可鉴,其无论文字和纹饰,皆十分精到,凸凹鲜明,文字笔划和纹饰线条圆滚,显示模具冲压着力深打,致其品相精美无比,其工艺水准也是至今之伪所不能矣。
四川省造的光绪元宝银元发展历程映衬着中国晚清货币政策的进与退,每一次断档也刻录着一次历史的颠簸。了解造币史和造币厂的变迁过程,不仅可以理解银元的历史价值,同时也会对不同时期银元的种类,成色,龙纹特征,齿边特征等方面提高认知。四川省造光绪元宝记载了我国的一段历史,具有重要的历史收藏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