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供应 求购 产品 公司 登陆

张大千晚年在台湾绘画艺术之特点与文化定位

  • 发布时间:2018-11-27 10:18:18
    报价:面议
    地址:四川,成都,成都市高新区茂业中心B座1101室
    公司:四川雅汇香江拍卖有限责任公司
    手机:18685826640
    微信:W18685826640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张大千晚年定居外双溪摩耶精舍,尽管时间不长,对台湾这片土地、文化仍有一份无法漠视的情怀,其与台湾结缘,也早在定居台湾之前,综合归纳以上分析,张大千晚年在台绘画风格大致可以得到下几点结论:

    一、由早年细密变转为粗放:张大千晚年创作,限于目力及健康状况,在泼彩泼墨外,多写意之作,画中所呈属老笔披纷,大开大阖,雄姿豪放,以气魄取胜,已不见早年细腻面貌。二、再现传统皴擦笔法:泼墨泼彩作品由巴西时期,只见泼墨泼色不见笔迹的无皴画,抽象意味浓厚。来台之后,审美价值回到熟悉的中国文化传统生活方式中,画风逐渐又走回传统,皴擦笔墨较多,抽象性较海外时期少。同时返古为新,回台之后以浅绛山水为多。三、借抽象表现意象:具象和抽象在某种程度上的折衷结合,统一于“意象”创造之中,符合中国人所谓意象的表现,其泼墨泼彩的表现、无论技法、风格、逸趣、精神都可以在中国传统文人画中找到理论支持。四、水墨交融光影跃动:光影跃动明暗效果运用明显不同以往表现。五、折衷式综合主义的典型:作品趋于朴茂、沉郁和苍劲老辣,甚至于拙重,以放逸取代严谨,以疏简代替绵密的风格。

    结语:文化定位

    张大千在20世纪所展现的艺术表现,确实做到“传承与创新”,当全盘的西化和固守传统都难以对中国水墨的改革作出建设性的突破,张大千无疑是最能深切的了解传统内涵精神的优势与局限性之后,在变动时代的矛盾和刺激中,找寻不同的思考和转机,且具体实践尝试突破的精神,同时印证其重要性。

    在大时代的遽变中,张大千以无比的民族自信心,从传统艺术出发,致力于中国画的创新求变,其艺术几经熔铸锤炼,终能表现出精纯的超高水平。尽管大半生漂泊于海外,晚年开创出浓厚抽象意味的泼墨泼彩,张大千却从不承认受西方画法的影响也不屑于西化,从他所到之处一身传统中国式的装扮,可看出他对传统的坚定与执著;这种时空条件下所呈现的不统一性,就如同其画作里在浓厚抽象意味中捻出的传统形象,也许并不符合现代艺术标准,却绝对不是任一时期的复古主义,反而在无形中印证了“后现代主义”的表现形式。或许张大千因未曾披荆斩棘、开拓一条孤寂艰险的路而备受批评,但是他以一人之身集传统繁富的贮藏于胸廓,孜孜不倦地展示与诠释中国传统绘画的精神,在日趋西化的时代氛围中,虽不能力挽狂澜于既倒,不容否认的是,他使后学者得借敦煌一窥传统中国绘画之堂奥;使古人借着他为传统中国绘画之优胜作滔滔雄辩。在面对西方强势文化的浪潮下,张大千清楚标识着:如果对中国绘画本质认识不清,徒具西方的形式与观念的表象,不但迷失了艺术追求的本质与目的,也丧失自我、丧失对中华文化诠释的主导权,同时失去水墨创作的意义。

    作为一位现代中国艺术之创作者,张大千提供了一项重要的启示:由他的艺术创作过程,证明传统中国文化在现代世界可以做积极的沟通与转化;是一种积极、有意义的启发;是大胆艺术的创新精神与高度艺术修养,他代表了传统绘画的创新与转换,对中国水墨画的现代发展有不可抹杀的贡献与成就。

    如有藏品需要鉴定出手的藏家可以直接联系我

     

     

    提醒:联系时请说明是从志趣网看到的。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2025 bestb2b.com

©志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