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
1. 新增第二节:护士执业防护;
2. 新增第十六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病人的护理。
护士执业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一直是国内所欠缺的,不论是在校的学习还是临床实践中,结果导致护理执业人员暴露在职业危险之中,引发特殊职业性疾病及感染。而国际护士执业水平(ISPN)考试所涉及的知识内容中,持续贯穿执业人员自我防护理念及操作要求。通过本节的加入,不难看出我国护理行业不单对护理工作质量方面有向国际化水平趋近的意愿,对我国护理人员的关注也有了不同的认识,发现护理执业人员个人健康、规避危险的重要性。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病人的护理一直是国际护士执业水平(ISPN)考试的重要知识点之一,这些内容不仅仅是生理基础知识,更是判断患者疾病、病况、下护理诊断、指导用药和评估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比如呼酸呼碱、代酸代碱的临床表现及其他常标值。
二、 传染病病人的护理
1. 新增第二节:流行性感冒病人的护理的内容
2. 艾滋病病人的护理对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的内容进行了较大篇幅的变动。
现中国护士资格考试教材第二单元中加入了国际护士执业水平(ISPN)考试教学内容所涉及的高发流行性感冒相关内容,该部分的加入体现出当下医疗护理队伍对于常见高发疾病的重视,放弃只关注大病、难病的观念,真正回归到了WHO所强调的”以患者为中心、以人为本”的职业理念核心。
艾滋病病人的护理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内容的加入十分值得欣喜。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即便是在全球已经极为重视,各国教材考试均已详细介绍、纳入大纲的情况下,我国仍是不愿过多提及该病。学习过国际护理执业资格考试课程或其他国外专业教程的同学都知道,艾滋病的疾病特点、病理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常用药物及护理注意事项会在专门章节加以介绍。可见其重要性!相信本章节的加入不仅可以让专业护理人员了解掌握该疾病,也可以摘掉我国从医疗到普通人群对于艾滋病的有色眼镜,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健康预防知识宣教普及。不得不说,这是中国社会和医疗行业的一大进步。
三、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1. 一些重要数据及诊断、护理标准的修订;
2. 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采用美国纽约心脏学会的心功能分级方法。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内容的改变,均是在医师诊断标准参照当前美国疾病数据和诊断标准情况下进行的国际化更新。
该部分需要重点提及的是用于心力衰竭患者衰竭严重程度评估的心功能分级方法,此内容在国际护士执业水平(ISPN)考试学习中一直存在,是符合国际标准的护士所必备的知识,贯穿心衰患者的护理评估、诊断、评价等多个护理程序之中。而在我国,该部分一直是作为医师学习掌握范畴。该内容的加入,与其说是增加了考试难度、难为护理人员,倒不如说是医疗体系开始重视护理专业,意识到了这支队伍的专业价值。这不是一个保姆工作,不是一个单纯重复性体力劳作,而是一个需要通过独立思考完成的、值得尊敬的职业。在职场上,提出要求是对一个人甚至一批人的认可,是价值体现的另一种形式。
四、 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病人的护理
1. 一些重要数据及诊断、护理标准的修订
五、 新生儿和新生儿疾病的护理
1. 一些重要数据及诊断、护理标准的修订;
2. 第五节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临床表现有较大变化:症状、体征与出血部位及出血量有关,一般出生后数小时至一周左右出现。常见症状包括:1.神智改变:易激惹、过度兴奋或表情淡漠、嗜睡、昏迷等。2.眼征:凝视、斜视、眼球震颤等。3.颅内压增高表现:前囟隆起、脑性尖叫、惊厥、血压增高等。4.呼吸改变:呼吸增快、减慢、不规则或暂停等。5.肌张力改变:早期肌张力增高、以后减低。6.瞳孔:双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应差。7.其他:拥抱反射减退或消失,低体温,黄疸与贫血等。
3.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该章的改动主要针对新生儿颅内出血和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新更内容均在国际护士执业水平(ISPN)考试学习资料中有迹可循,内容只多不少。当然,参加2015年ISPN考试的考生们看到该部分内容定会心有余悸。没错,该部分是新生儿考试重点。尤其在2015年的考试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其他内容,如内分泌、营养及代谢疾病病人的护理也有了进一步的修正。这里不再一一列举介绍。
通过以上的分析解读,相信各位对于今时今日的中国护理改革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我国的护理行业正在朝向国际化标准迈进。虽仍有差距,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相信不远的将来定会与国际接轨,甚至赶超并引领全球!
通过以下联系方式联系,校车免费接送
联系人:陈老师
手机8
地址:岭校区:渝中区鹅岭正街186号
沙坪校区:沙坪坝壮志路2号(西政校园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