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豫之门专家老师金申:自幼习画、通文史。中国著名佛像文物鉴定专家、国学名家、禅画名家,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教授, 金申老师曾经说过,鉴定一副字画主要的时代特征,印章,纸, 先说说 孙中山题词遗墨的鉴定方法
俗语说字如其人,孙中山写字一丝不苟,十分认真,驾驭笔墨的能力也是相当出色的。邵元冲在《总理学记》中说:“总理生平未尝临池学书,而笔笔端重,胎息深厚,无潦草从事者。其手稿《孙文学说》,全书数万言,皆为总理手写,一字不苟。”孙中山擅长楷、行两体,篆、隶未见;用字规范,笔笔交代清楚,一篇中同一个字出现多次,也绝不从繁从简,或一字数型以示其博;书法风格一脉相承,无论是案头小牍或挥椽巨构,所书皆笔势舒敛有致,字字独立却气脉浑整,显示了孙中山作为政治家所具有的良好的理性心态。如孙中山题赠檀香山华侨杨广达“博爱”题词,朗健清逸,来历清晰可靠,被国家文物局专家组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孙中山题赠日人山井先生“天下为公”题词,开阔雄浑。两件都是开门见山的孙中山代表性书法题词。
纸、绢、墨、印章以至装裱等创作工艺是否符合该时代之特征,是鉴别孙中山题词遗墨真伪的物质依据。
邵元冲回忆孙中山“写字好用西纸,不善用石砚或墨条,常用外国墨水,取其利便而色调,不需磨墨功夫,以求时间经济也”。这里指的应该是书写书信、手令等的习惯。而书写题词的时候,使用的还主要是传统的毛笔、墨汁、宣纸。又如题赠梅屋庄吉夫人的题词“贤母”,书写于日本和服外套的后背上。孙中山的题词遗墨多在民国年间,不同时代的纸、绢、墨在原料、制作工艺上自有其时代特征,鉴别时需要多加留意。尤其是装裱工艺,笔者就曾见有收藏者持孙中山题词要求鉴别,但一看就是现代才有的机械装裱工艺做旧,孙中山题词如此珍贵,绝不会用不可逆转的机械装裱去处理,故大致已可判断必为仿伪之作
至于用印,孙中山的题词有钤印的,也有不钤印的,并无固定规律。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收藏有一批孙中山使用过的印章,并汇编出版《宋庆龄藏印》,在鉴赏孙中山题词遗墨的时候极便于比对。1916年陈融为孙中山所刻的“孙文之印”,应该是孙中山先生较为常见使用的,经常见于其题词之上,现在许多仿作和伪作往往也是仿制此印钤盖。有时即使所钤盖孙中山印章为真,但亦不代表该幅题词墨迹出自孙中山亲笔,需要区别对待。
明事迹流传
孙中山革命足迹遍天下,为友人以及社会各界所题写的题词、颂词、对联、碑文甚多。弄清楚相关的人物与历史事件,对于鉴别真伪以及确认其历史价值也至关重要。孙中山作为20世纪三大伟人之一,只要是孙中山的题词遗墨真迹,已经是难得的珍贵文物。若孙中山的题词遗墨与当时的重要革命活动相联系,或是题写给重要机构、著名人物等有重要内容和广泛影响的题词,就更是价值非凡。与骚人墨客不同,孙中山先生是一位终生以革命为己任的政治家,他的不少题词往往寄托着某种革命情怀,蕴含着一定的政治主张或思想倾向。孙中山生平最爱书写“博爱”“天下为公”
现征集名家字画:历代名家书画,油画、水粉画、古代宇画、近现代宇画、古籍善本等
精品陶瓷历代窑口及各代官窑瓷器,宋代瓷器、元明清瓷器等
杂项古玩:竹木、文房四宝、田黄石、鸡血石、古钱币、金银器青铜
河南电视台鉴宝栏目组鉴定电话:电话在页面上面
华豫之门鉴定方式:1将您的藏品拍好图片发给工作人员
2工作人员将会根据您的藏品进行初步审核
3审核通过可参加 由河南电话台鉴宝栏目举办的鉴宝海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