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古董鉴定 出手 交易
唐三彩是农业文明最为辉煌的艺术成就之一,它在中国陶瓷史和雕塑史中有着无可争议的地位
。唐三彩的盛行,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原因。唐三彩作为陪葬冥器,在过去数百年里,
一直为民间收藏者忌讳。唐三彩在二十世纪初被发现时,并未引起国内收藏界的注意,主要因
其是殉葬冥器,不甚吉利。但外国人无此顾忌,大肆收购。唐三彩收藏在国内才逐渐兴起,国
内艺术品市场也出现了唐三彩收藏热,不少早年流出国外的唐三彩珍品也开始回流国内。
唐三彩名字的来历
唐三彩的是在民国初期,1905至1909年修筑陇海铁路期间,在洛阳北邙山一带因工程修建而毁
损了一批唐代墓葬,施工者发现许多带彩釉的陶马、陶骆驼和陶俑,由于这些陶器上大多数带
有黄、绿、白或黄、绿、褐三种颜色,于是人们就给了它们一个形象的名字——唐三彩。
不过唐三彩命运多舛,在发现之初许多人认为是不吉利之器,大量的唐三彩在出土后被就地砸
碎,以避邪气。后来,国外古董商发现了唐三彩的潜在价值,开始大量搜集,才逐步在国内受
到重视,从此唐三彩声名鹊起,并在世界各地拍卖会上广受追捧,唐三彩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成
为最贵的中国艺术品。
唐三彩在1989年,一匹漂亮的唐三彩黑马在英国伦敦以495.5万英镑拍卖价成交,该价格创造
了当时中国瓷器拍卖的世界高纪录。近年来,唐三彩拍卖行情依然十分强势,在2013年3月
香港佳士得春季拍卖会上,一件唐三彩马以1298.9万港元拍出,在2014年3月香港佳士得春季
拍卖会上,又一件唐三彩马更是以2029.9万港元的高价成交。
唐三彩目前的发展情况
唐三彩的复制和仿制工艺,在洛阳已有百年的历史,经过历代艺人们的研制,唐三彩工艺技术
逐步完善,烧制水平不断提高,使"洛阳唐三彩"的工艺技巧和艺术水平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在
国际市场上,唐三彩已成为极其珍贵的艺术品,曾在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国际旅游会议
上被评为优秀旅游产品,被誉为“东方艺术瑰宝”。唐三彩大马、骆驼等曾作为国礼,赠送给
50多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
随着文物收藏市场的异常火爆,很多人不仅出于爱好,也把它当成了一种投资保值的手段,进入
到收藏领域,全民收藏热大有扩大化趋势。用投资的价值判断逻辑来看,把它定义为市场的“
潜力股”当然不会错。但是,对专业的投资客来说,他们皆通晓“高回报往往意味着高风险”
。我们从口袋里拿出来的都是辛苦钱,为了不让它们打水漂,一定不要忘了养成只跟有品牌和
有诚信的卖家交易的习惯,切忌不懂装懂,对于自己没把握的东西,规避投资风险的办法
就是多问。
如何鉴定唐三彩:
一、由于唐三彩的制作工艺不算复杂,制作原料随处可见,胎釉配方早已公开,加上很多自学
成才的仿制专家,使得赝品充斥着市场,赝品有许多特征都与真品相似,唯独这个地方不一样
。根据研究,我们从陶马的腹腔孔向里面看,能看到清晰的粘连痕迹,胎体也非常结实。而如
今的赝品胎体都比较轻薄,内壁也没有粘连痕迹,比较平滑。这即是两者很明显的差别。但这
方法还是很考究眼力。
二、原材,真品使用的原材是北方次生高岭土,经过多道严格的筛选制成陶泥,此外唐三彩器
在地下埋藏一千多年,胎体表面会出现粉化剥蚀现象,胎体为白色且白度不高,白色中还微微
泛着红色。而是用现代瓷土制成的唐三彩仿品,使用机器加工的胎体洁白,棱角分明,最终的
是其没有时间堆积形成的粉化剥蚀现象。不过在这一点上,依旧是比较考验藏友们的眼力,稍
有不慎就会看错。
三、唐三彩外观线条流畅,骨肉均 称,神气十足,配上五彩斑斓的彩釉,更是不同凡响。这
是其他任何时期都无法企及的高超技艺。如今的仿品,纯粹是模仿,没有生活体验,也没有激
情,塑造的马 儿外形像马,但是没有生气,马儿外形线条也不够流畅,器宇不轩昂。
四、在釉色上,真品唐三彩釉面肥厚莹润,颜色沉稳。因为经过千年历史,釉面存在开片现象
,纹理较细,似在釉面之下,如同苍蝇的透明翅膀。赝品釉层稀薄,流通 性大,釉面光亮不
自然,给人以刺眼之感。偶有开片者,纹理深长。
征集范围:
一:瓷器:高古瓷、宋代瓷器、元明清等瓷器
二:玉器:高古玉、明清玉等;
三:字画:名家名画、近现代字画等;
四:杂件:翡翠、田黄石、鸡血石、青铜器、古币、印章、错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