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供应 求购 产品 公司 登陆

罕见成化斗彩马蹄杯一对鉴赏

  • 发布时间:2019-03-26 18:06:58
    报价:面议
    地址:江苏,南京,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沙洲街道白龙江东街19号舜禹大厦
    公司:藏宝斋拍卖南京有限公司
    手机:18921410885
    微信:w18921410885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2018新加坡伯明翰收官拍精品:成化斗彩马蹄杯一对鉴赏

    规格:口径:8.6cm*2/3.7cm*2/底径:3.7cm  

    类别:瓷器

    据历史文献记载,斗彩始于明宣德,但实物罕见。成化时期的斗彩最受推崇,明清文献中也称之为成"窑彩"或 "青花间装五色"。传世成化斗彩瓷器图案绘画简练,内容主要是花鸟、人物。它的做法是先用青花在白色瓷胎上勾勒出所绘图案的轮廓线,罩釉高温烧成后,再在釉上按图案的不同部位,根据所需填人不同的彩色,一般是3至5种,最后入彩炉低温烧成。按照专家陈万里先生的意见,成化斗彩又可以分为点彩、覆彩、染彩、填彩等几种。成化斗彩除个别的大碗外,多数造型小巧别致,有马蹄杯、鸡缸杯、小把杯等。还有一种绘有海马或团花的盖罐,底有一青花"万"字。

    斗彩又称逗彩,中国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创烧于明朝宣德年间,明成化时期的斗彩最受推崇,是釉下彩(青花)与釉上彩相结合的一种装饰品种。

    斗彩是预先在高温(1300°C)下烧成的釉下青花瓷器上,用矿物颜料进行二次施彩,填补青花图案留下的空白和涂染青花轮廓线内的空间,然后再次入小窑经过低温(800°C)烘烤而成。斗彩以其绚丽多彩的色调,沉稳老辣的色彩,形成了一种符合明人审美情趣的装饰风格。

    对"斗彩"一词,通常的理解是以釉下青花为轮廓,釉上填以彩色,烧成后遂有釉下彩与釉上彩斗妍斗美之态势,故称"斗彩"。但也有其它理解。有人认为"斗彩"应为"豆彩",因为绿色如豆青。有人认为"斗彩"应为"逗彩"因为釉下与釉上彩似在相互逗趣。有人认为"斗"是江西土话,是"凑合"的意思,应写作"兜"。《南窑笔记》的作者有自己的理解与表述。他说道:"成、正、嘉、万俱有斗彩、五彩、填彩三种。先于坯上用青料画花鸟半体,复入彩料,凑其全体,名日斗彩。填(彩)者,青料双钩花鸟、人物之类于坯胎,成后复入彩炉,填入五色,名曰填彩。五彩,则素瓷纯用彩料画填出者是也。"他的分类逻辑实际是依据两大要素。一是从色料构成角度,以有否青料(即青花)将五彩与斗彩、填彩区分开。二是从技术方法角度,以是否"双钩"法将斗彩与填彩区分开。平心而论,有这样程度的分类方法在当时难能可贵,缺点是说得不全。成化斗彩除了他所说的填彩,"斗"(即凑其全体)彩,还有点彩、覆彩、染彩和青花加彩(后文将有述说)。而且,成化斗彩瓷器大多是一件器物上兼用几种施彩方法,单一的施彩器极为罕见。

    此对杯口径:8.6cm*2/3.7cm*2 底径:3.7cm  口微撇,深腹,圈足。纹饰清新淡雅为团凤纹,此杯胎质细腻,釉色光滑,画工精美工整。马蹄杯为杯式之一,流行于明清。形状倒置似马蹄。明代以回青、洒蓝、孔雀蓝、白釉等品种为常见,清代雍正年间鞍为流行,多作斗彩,以腹部饰四团花者为常见。底部镌刻“大明成化年制”,此组藏品极其罕见,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温馨提示:

    1.加强真品、赝品鉴定知识传播,提醒广大藏家理性收藏,尽可能远离赝品、多藏真品!

    2.反对对艺术品市场的利益垄断,反对抹黑民藏,努力推动民藏健康发展!

    3.加强文物保护正能量传播,呼吁全社会重视并切实加强文物保护,留住中华民族的基因血脉!

    提醒:联系时请说明是从志趣网看到的。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2025 bestb2b.com

©志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