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企业防御性地注册商标并非个案。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虽然对打击“傍名牌”行为作出了规定,但针对性不强,一些企业无奈之下只能防御性抢注与自己品牌相近的商标,以免被其他商家“山寨”。对企业来说,注册多个商标可以有效挤压被仿冒的空间,保护企业多年经营留下的无形资产。
但是,注册单个商标会耗费数百到上千元不等的资金,若要有效防止品牌被仿冒,往往需要注册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商标。而且,即便将所有字形、读音相近的词汇都注册为商标,山寨团队仍可以通过增减字母等方式“傍名牌”,简直防不胜防。
企业防御性地注册多个商标,并不能彻底杜绝此类现象,反而会让企业付出额外成本。对处于成长期的中小企业来说,更是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