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打造化一站式高端综合服务平台 宣传:强大的电视平台(湖南卫视国际频道)!!!权威的《东方寻宝》媒体栏目《东方寻宝》栏目是以“弘扬传统文化 共襄盛世收藏”为宗旨的一档大型综艺收藏艺术类节目 通过湖南卫视国际频道面向全亚洲进行投放
近年来,古瓷收藏界的元青花热持续升温,国内市场上和收藏家手中的“元青花”成百上千甚至数以万计地出现,真假争论搅得许多古瓷爱好者一头雾水。现代元青花仿品能不能达到乱真程度?古代瓷器是在当时的社会大文化背景下,多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综合而成的产品。现代仿古瓷没有条件从胎土原料、釉料配方、彩料加工、烧制工艺等所有方面完全再现600多年前的元代状况。元青花的仿品与真品在所有特征上肯定是有所差别的。本文将重点介绍从胎对元青花瓷器进行鉴定。
一、元青花瓷器鉴定之胎质和胎色
景德镇窑宋代和元早期皆用单一的瓷石来制坯泥,称为一元配方。这类坯泥属高硅低铝性质,烧成温度通常在1200℃以下,窑温稍高即易造成器物变形。元代中期,发展成瓷石加高铝含量高岭土的二元配方,耐火度可达1300℃以上,在保证器物不发生变形的条件下,胎质的瓷化程度和釉质的玻璃化程度都得到提高。
元青花的瓷质由于二元配方的运用虽然得到了优化,但仍受到当时原料加工水平的限制,胎质、胎色表现出以下的特征:
1、白而不细,制瓷原料优良但用水椎加工,手段比较落后;
2、粗而不松,胎土颗粒较粗但烧结紧密;
3、腻润不干,胎泥经过陈腐工序,不但提高了可塑性,而且烧成后胎质滋润;
4、胎内多有微小洞隙。
下面图为一些元青花瓷器底足及瓷片断面元代麻仓土呈现的胎质、胎色
现代仿元青花器已无法获取与元代成分相同的高岭土,多用工业化机械加工的胎泥制坯。这种胎泥由于用球磨机碎料,真空练泥,没有陈腐过程,因此烧成后的仿品胎质过于细密,胎内没有空隙,胎体比重大,手感沉重,露胎面细白无砂隙。近几年来为了在制泥工艺上仿古,景德镇周围许多瓷石、瓷土产地的江边河畔又出现了一些用水轮作动力的水椎制泥作坊,专门向仿古瓷作坊供应泥料。据一位行家介绍,这类泥料比机制泥料“有性,好用得多”。但无论如何,用这种缺少较长时间陈腐工序的泥料烧制出来的仿元青花瓷在露胎处仍显干涩,没有元青花真器露胎处那种粗而不干、润腻不涩的质感。当然,这种感觉不是看了文字就能立马掌握的,要多摩挲元青花标本,才能找到感觉。***品在胎色的外观上或许可以接近真品,但永远不会与真品的质地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