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产品概述:
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采用世界上先进的生物处理工艺,是目前比较高效的污水处理设备。可以有效的去除污水中的BOD5、COD、NH3-N于一身。
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产品特点:
污水处理设备可埋入地表以下,有效的节约地上面积。这样地表可作为绿化或广场用地,因此该设备不占地表面积,不需盖房,更不需采暖保温。
设备由由二级池子组成,一级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埋深较大,另一组为钢结构,埋深较浅。钢结构池采用国内创的互穿网络防腐涂料进行防腐。它是一种橡胶网络与塑料网络互相贯穿形成互穿网络聚合物,它能耐酸、碱、盐、汽油、煤油、耐老化、耐冲磨,能带来锈防锈。设备一般涂刷该涂料之后,防腐寿命可达15年以上。
污水处理设备中的生物处理工艺采用推流式生物接触氧化池,它的处理优于完全混合式或二、三级串联完全混合式生物接触氧化池。并且它比活性污泥池体积小,对水质适应性强,耐冲击性能好,出水水质稳定,不会产生污泥膨胀。同时在生物接触氧化池中采用了新型弹性立体填料,它具有实际比表面积大,微生物挂膜、脱膜方便,在同样有机负荷条件下,比其它填料对有机物的去除率高,能提高空气中的氧在水中溶解度。
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的优点
1、本公司研发生产的一体化养猪场污水处理设备经碳钢防腐处理或采用不锈钢构件,现场拼接组合而成,重量轻巧,易于运输,方便安装;
2、养猪场污水处理采用玻璃钢、碳钢、不锈钢防腐结构,具有耐腐蚀、抗老化等优良特性,使用寿命长达30 年以上;
3、放置于地表以上或者以下,节省用地,不需要建房及采暖、保温。大限度的实现了设备的集成,减少占地面积;
4、无污染,无异味,减少二次污染;
5、不受污水量的限制,机动灵活,可单个使用,也可多个联合使用。
6、整个设备处理设备配有自动电气控制设备和设备故障报警设备,运行安全可靠,平时一般不需要专人管理,只需适时地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管理费用小。
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
设备主体结构采用钢制结构一体化组合形式,布置方式为全地埋式,设备的运行方式为全自动运行、免维护操作管理。
1. 采用成熟的A/O生化处理工艺,具有良好的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较好的脱氮功能,以满足排放标准的要求;
2. 具有较好的耐冲击负荷能力,以适应水质、水量变化的特点;
3. 工艺采用前置反硝化,由于脱氮过程中以污水中有机物为碳源进行反应,大大降低有机物,减少后生化处理有机物浓度;
4. 采用新型填料,挂膜快,寿命长,处理见效快;
5.充分考虑二次污染产生的可能性,将其影响降低至低程度;
6. 采用集中控制、自动化运行,易于管理维修,提高系统可靠性、稳定性。
7. 系统处理设施全部设置在地表以下,不占地表面积,可作绿化,又利于防冻。
地埋一体化设备操作使用:
(1)通过手动开关将曝气池注满污水,然后停止进水,开始曝气。
(2)只曝气而不进水称为“闷曝”。闷曝2~3d后,停止曝气,静沉3h,然后进入部分新鲜污水,这部分污水约占池容的15即可。
(3)以后循环进行闷曝、静沉和进水三个过程,但每次进水量应比上次有所增加,每次闷曝时间应比上次缩短,即进水次数增加。采用该种方法,经过20天左右即可停止闷曝,连续进水连续曝气,直接让设备自动运行便可。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每台设备配置两台水泵、两台风机、三只电磁阀;水泵为一备一用,交替运行。工作液位自动启动,低液位自锁,警戒水位二台同时启动,两台水泵可联动、分动;风机为一备一用;交替运行;两台风机可联动、分动;、设备长期停运,时间超过10小时,为保证生物膜的正常生长,不致生物膜死亡脱落,风机可定时间歇启动;
地埋式牙科医院污水处理设备工艺
4、生化处理如采用加氯进行预消毒则需进行脱氯,或采用臭氧进行预消毒。
4.1.3 格栅
在污水处理系统或水泵前宜设置格栅,格栅井与调节池可采用合建的方式。
1、传染病医院的格栅应选用自动机械格栅;在普通医院宜选用自动机械格
栅(小规模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手动格栅格栅井应密闭,设置通风罩,收集废气以进行集中处理;
3、栅渣与污水处理产生污泥等一同集中消毒,外运焚烧。消毒可采用巴氏
蒸汽消毒或投加石灰等方式。
4、设计应遵循《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等有关规定。
4.1.4 调节池
1、医院污水处理应设调节池。连续运行时,其有效容积按日处理水量的
30~40%计算。间歇运行时,其有效容积按工艺运行周期计算。
2、调节池宜分二组,每组按 50%的水量计算。
3、调节池应采用封闭结构,设排风口,防沉淀措施宜采用水下搅拌方式。
4、调节池产生污泥定期清淘,与污水处理产生污泥一同处理。
4.2 加强处理效果的一级处理
加强一级处理效果宜通过两种途径实现:对现有一级处理工艺进行改造以加
强去除效果和采用一级强化处理技术。
4.2.1 一级强化处理
医院污水的一级强化处理一般采用混凝沉淀、过滤、气浮等工艺。过滤的固
液分离方式需要反冲,操作管理较为复杂,而气浮工艺中气体释放易导致二次污
染。所以医院污水中一般采用混凝沉淀工艺。
医院污水的一级强化处理宜采用混凝沉淀工艺。混凝、沉淀池应分二组,每
组按 50%的水量计算。
1、污水处理量小于 20m3/h 时,沉淀池宜设备化,可采用钢结构或其他结构
形式的一体化设备,池形宜为竖流式或斜板沉淀池。当污水处理量大于 20 m3/h
时,沉淀池宜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池形宜为竖流式或平流式沉淀池。
2、当沉淀池体采用钢结构时,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防腐措施。
3、当采用斜板沉淀池,必须设置斜板冲洗设施。其他形式的沉淀池需采取
便于清理、维修的措施。
4、设计应遵循《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年版)等有关规定。
4.2.2 对现有一级处理工艺进行加强处理效果的改造
改造应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现有处理设施,对现有医院中应用较多的化
粪池、接触池在结构或运行方式上进行改造,必要时增设部分设施。医院污水加氯间位置的选择应根据医院总体规划、排出口位置、环境卫生要
求、风向及维护管理和运输等因素来确定。
加氯间主要放置加氯机等除氯瓶以外的加氯设备。加氯间内应有必要的计
量、安全及报警等装置。加氯间门向外开,使用防爆灯照明和其他防爆电机电器,
设排风扇,换气次数按 12 次/小时设计。排风扇设在加氯间低处,并考虑室外环
境,要远离人员活动场所。加氯间室内电气、管道、地面等应考虑防止腐蚀。
应迅速将氯瓶推到水池中。
贮藏室直接通向室外的门要向外开,应设排风设备,通风口设在房间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