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万历五彩瓷器近期拍卖价格:
明万历 五彩凤纹镂空人面00.00万万
明万历 五彩云龙纹盖盒0万万
明 明万历 青花五彩婴0万万
明万历 五彩「花果锦鸟.00万万
明万历 五彩瑞兽纹盖罐.00万万
明万历 五彩「舞蹈人物00万万
大明万历年制 五彩龙纹盘0万 980.00万
明万历 五彩穿花龙凤纹蒜0万 966.00万
明万历 五彩“穿花赶珠云0万 938.00万
五彩是瓷器釉上彩绘方法的一种。它不一定五彩皆备,但画面中红、绿、黄三色是必不可少的。始于明代宣德年间的五彩,以嘉靖、万历时的产品为代表。由于当时尚无釉上蓝彩,在需用蓝色时,都以釉下青花代之,所以又称其为“青花五彩”。
嘉靖五彩多大器,如大缸、大罐、大盘、大盆等,纹饰较繁密,线条纤细。明代五彩以万历年制品为著名。人们往住将“万历五彩”与“成化斗彩”并提,誉为明代制瓷业一大成就。万历五彩主要特征为:大器居多,胎质稍显粗糙,胎体五彩瓷器厚重。彩色浓艳凝厚,色调对比强烈。很多采用图案和镂空工艺,此为万历五彩的又一特点。万历五彩也有一些碗、盘、盆、盒等小件制品。
釉色:釉面乳白莹润。
彩色色调:对比强烈。大红大绿,浓艳凝重;常用釉下青花作局部图案和勾勒轮廓,彩色常溢漫出线而使纹饰显得模糊。
装饰手法:主要为镂空和雕塑。器身较多采用图案和镂空工艺来突出主题。绘画技法不够老练,图案不够工整,人物比例失调,线条细而繁密。
明清时期五彩瓷器的区别方法
清康熙朝仿有多种万历五彩器物,款识文字具有康熙朝的韵味,所仿万历三彩盘,款字皆用紫色。清末民初大量仿制明万历五彩瓷器,此类器物胎粗质轻,青花色调蓝亮,釉面火光太足。近代日本所仿烧的万历五彩,胎体透明,青花及彩色过于明艳;其仿万历款识却可以乱真,书体、色调以及釉面等,与万历器物几乎一样。
万历五彩以大红大绿,施彩繁缛为基本风格,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万历五彩特征明显,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鉴别:
1.瓷土淘炼不精,因而略显粗糙,胎体厚重,有歪斜和不圆现象,大器多为砂底,修胎不规整,衔接痕明显,盘碗底心下凹。
2.釉面不如嘉、隆时期莹润,后期釉面稀薄而显青白色。
3.色彩大红大绿,更以红色为重,对比强烈,多用青花作图案的一部分。很多器物采用图案和镂空工艺。
4.所绘图案线条细腻,繁密过之而气魄不足,青花勾线上所填的彩,常漫出双勾线而命名纹饰显得精率模糊,所画人物上下比例失调。图案只以炽烈取胜。器物多大件,但瓷土粘接不牢,胎体厚重;完整器少见,整器也常见粘接处的裂痕。中小型器物有盘、碗、盆、盒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