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房屋检测受检房屋位于安徽省合肥市,通过对现场的实地考察及向委托方了解,受检房屋建成于1996年,为一栋地上二层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柱下条基,宽0.800m,基础埋深为1.800m,房屋平面呈矩形,东西向长约为11.600m,南北向宽约为6.900m,建筑面积约为161.970㎡,建筑高度为7.950m。房屋首层建筑层高3.500m,二层层高4.000m,室内外高差为0.450m。受检房屋采用钢筋混凝土柱、梁、板承重,主要柱距为5.800m和6.900m,柱截面尺寸为400mm×450mm,主要梁截面尺寸为250mm×570mm、250mm×670mm、250mm×700mm,楼(屋)面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板厚为100mm。其中外墙采用240mm厚的MU7.5多孔砖,内隔墙为100mm厚的轻型砌块。混凝土强度分别为:基础垫层为C10,基础为C20,其余现浇部分均为C25。主筋为HRB335级钢筋,箍筋为HPB235级钢筋。
1、建筑的使用情况:原建筑功能为食堂,目前房屋主要作为食堂使用。房屋自建成以来未曾发生使用功能改变、火灾、使用荷载过大、结构大修等情况,使用期间曾进行过局部改造,主要对房屋屋面采用木结构进行平改坡。
2、房屋建筑结构检测复核
该房屋建筑、结构图纸基本齐全,根据委托方提供的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图纸,对房屋建筑结构情况进行了检测与复核。主要包括轴网尺寸、层高、建筑分隔布局及结构布置、结构构件截面尺寸等情况的抽样检测与复核。
(1)主要轴线尺寸的检测与复核。采用DISTO TM A8激光测距仪和5M钢卷尺对主要轴线间距进行检测与复核。
现场复核结果表明,房屋主要轴线尺寸与图纸均基本相符。
(2)建筑层高的检测与复核。采用DISTO TM A8激光测距仪和5M钢卷尺对房屋层高等进行检测复核。
现场复核结果表明,建筑层高实测值与设计图纸中设计值基本相符。
(3)主要构件截面尺寸的检测与复核。采用5M钢卷尺和楼板测厚仪对梁、柱的截面尺寸及楼板厚度进行测量,并与原设计图纸进行比较复核。
现场复核结果表明,房屋主体结构主要结构构件截面尺寸及板厚均与设计图纸基本相符。
(4)主要钢筋混凝土构件配筋的调查。采用PS200钢筋探测仪对主要混凝土构件的配筋数量(包括箍筋间距和纵筋数量)和保护层厚度进行调查,个别构件凿开混凝土保护层,采用0-200mm游标卡尺量测钢筋直径,由于现场条件限制,本次检测仅对部分区域构件进行测量。
由检测结果可知,梁、柱配筋均与设计纸基本相符。
受现场条件限制,出于对房屋安全考虑,本次现场复核检查未对房屋基础进行开挖检测。
3、房屋倾斜和相对高差检测
(1)房屋倾斜检测
结合现场检测条件并根据房屋实际情况,按照投点法测量房屋顶部相对于底部的偏移值,采用TCR1202+R400型全站仪对房屋整体倾斜进行检测。
检测结果表明,房屋东西方向整体向东倾斜,倾斜率为3.59‰,房屋南北方向整体向南倾斜,倾斜率为1.68‰,均小于《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中规定的房屋整体倾斜限值4.0‰(注:测量结果包括施工误差)。
(2)房屋相对高差检测
由于现场条件限制,本次检测未对房屋受检区域进行相对高差检测。
4、房屋结构损伤状况检测
为明确受检房屋完损状况,现场对受检房屋进行了完损检测。
受检房屋主体结构基本完好,混凝土构件浇筑质量完好,梁、板、柱节点连接基本完好,且未见明显损伤裂缝和变形;现场门窗五金基本齐全,局部灯具照明失效,墙体瓷砖等装饰面层基本完好,未见损伤。
5、房屋结构材料强度检测
1)混凝土碳化深度检测
现场采用酚酞试剂对该房屋部分构件的混凝土碳化深度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所测混凝土构件均有一定碳化,混凝土碳化深度均大于6.0mm。
2)混凝土强度检测
6、房屋结构抗震能力鉴定
根据现行的《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标准,该受检房屋为丙类建筑。根据业主的委托要求,该房屋后续使用年限为50年,因此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016年版)中有关的要求及规定,对该房屋按7度进行抗震构造核查及抗震验算,采用C类建筑抗震鉴定方法进行鉴定。
7、地基和基础
根据《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第4.2.2条第4款规定,7度时地基基础现状无严重静载缺陷的乙类、丙类建筑可不进行地基基础的抗震鉴定。
根据现场检测情况,房屋建造使用至今约20年,未发现受检房屋上部结构及周围散水排水沟存在因不均匀沉降而造成的裂缝和变形。该房屋的地基基础可评为无严重静载缺陷。
综上,受检房屋可不进行地基基础的抗震鉴定。
8、抗震承载力验算
1)验算条件
本次验算结合实际检测数据,采用YJK软件,建立合理的力学计算模型进行抗震承载力验算。
(1)材料强度取值:
混凝土:梁、板、柱混凝土强度等级均取原设计强度C25。
钢筋:HPB235级钢筋强度设计值,210N/mm2。
HPB300级钢筋强度设计值,270N/mm2。
HRB335级钢筋强度设计值,300N/mm2。
(2)荷载取值:
活荷载取值主要依据实际建筑功能按照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确定,楼屋面活荷载标准值取值参见表7.3。楼(屋)面恒荷载的确定根据楼板设计厚度、建筑构造做法确定,楼屋面恒荷载标准值附加值取值参见表7.4。分隔墙荷载根据墙体材料、厚度和高度确定。房屋梁、板、柱等结构自重由计算软件自动导算,考虑混凝土构件表面粉刷层的重量,混凝土容重近似取26kN/m3,蒸压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内墙)容重近似取5.5kN/m3,MU7.5多孔砖(外墙)容重近似取14kN/m3,修正后的基本风压取0.55kN/m2,基本雪压取0.20kN/m2,地面粗糙度取B类。
(3)抗震设防要求:
抗震设防类别:丙类;
抗震设防烈度:7度;
基本地震加速度:0.10g;
地震分组:第二组,反应谱特征周期取0.9s;
场地类别:上海类;
抗震鉴定分类:C类建筑,后续使用年限为50年;
抗震等级:框架三级。
2)验算结果
(1)主要动力特性及地震响应计算结果
采用YJK对房屋的主要动力特性及地震响应进行了计算分析。
从计算结果可知,房屋的各项动力特性指标均满足现行抗震规范的要求。
(2)主要结构构件承载力验算结果
计算结果表明:房屋各层框架柱的轴压比均在规范限值内,框架梁、柱的承载力均满足抗震承载力要求。
综上所述,抗震鉴定结果表明,房屋构件抗震能力及承载力基本满足C类建筑抗震鉴定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