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宁重宝”中国古钱币之一,面文“崇宁重宝”隶书对读,古朴方正,多为光背,少数背有星、月、十字等。崇宁重宝是北宋末年比较重要的钱币之一,也是北宋钱币中版别最多的。据统计,崇宁重宝的版别大概在300多种,每年都有不同版别的崇宁重宝被行家或藏友发现;不同版别的崇宁重宝合在一起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和观赏价值。
关于此钱,有一个传说,谓其面文为蔡京所书,而其书写时别有用心地将“崇”字的山和宗的竖笔连成一线;将“宁”字繁体之中的“心”省略,被人指责为“有意破宋,无心宁国”。但迄今并未发现有如上所说这种写法的钱币,因得不到印证,仍是一个谜。
世人评此为“宋代第一泉”,与新莽并称中国钱发“二圣”公元1100年1月,北宋皇帝哲宗病故,由其弟赵佶接替做了北宋第八任皇帝,为宋徽宗。徽宗“性甚机巧,优于技艺”,终日沉迷于书法绘画,不理朝纲。他在位25年,先后铸造了圣宋通宝、崇宁通宝(重宝)、大观通宝、政和通宝(重宝)、重和通宝、宣和通宝(元宝)等6种钱币,其中崇宁通宝和大观通宝的钱文是徽宗亲书的瘦金体。令人叫绝的是折十型瘦金书体的崇宁通宝,青铜精制,文字骨秀格清,惹得众多古钱币收藏者爱不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