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东方寻宝》电视栏目,您将获得以下尊享: 1、国内国际级鉴宝专家坐镇,亲自把关,分析评鉴古董珍玩; 2、新的藏界资讯,让您及时了解收藏投资动态,紧跟藏家和投资人士诉求; 3、《收藏界》 《收藏快报》 等收藏书刊投稿,多渠道展示您的宝物; 4、文化艺术沙龙品鉴会,扩大藏品知名度和公信力; 5、栏目组可结合数十年收藏成交数据,为您提供合理的市场价值参考; 6、栏目运营团队可根据您的宝贝为您量身打造、精心策划,加大藏品曝光率; 7、《东方寻宝》栏目指定网上商城——中国艺购商城网,一家专注于古董买卖的商 城资讯网站,让您交易藏品更加轻松; 8、古董鉴别知识学习与培训,中国高等学府——北大文物学院研修班深造机会; 9、古董把玩、实地考察、古董租赁,满足您的全方位需求; 10、编排拍摄、在线播放、联线收藏,在收视人群高达20万的电视频道进行藏品宣 传和推介
五、关于宋钧与元钧的区别
目前,关于宋代钧瓷与元代钧瓷的区别,一般在延续传统说法,没有什么进展。如〈〈饮流斋说瓷〉〉在论述元钧与宋钧的区别时说“元代钧窑作天蓝色者与宋钧大致相同,然亦有别也。元瓷之釉厚而垂,宋钧釉厚而匀;元瓷之紫成物形,宋钧之紫弥漫全体;元瓷之釉浓处或起条纹,浅处仍现水波纹,宋钧则浓淡深浅皆浑然一律”。而实际上,由于烧造瓷器的年代有异,制瓷工艺有所不同,使用的制瓷原料也不一样,因此其质地和外观表征也会有很大区别。笔者认为,比较显著的区别至少有如下几点:首先是褐色“护胎釉”的施用方面,这在前边已经谈过,不再赘述。
由此引发的元钧与宋钧的明显区别有三点:
(1)宋钧有“紫口铁足”现象,元钧则没有。
(2)宋钧的“棕房”孔洞破口四周有褐色杂质颗粒,元钧则不存在。
(3)宋钧未施釉的底部“刷芝麻酱色釉”,元钧则没有这种现象。其次是有无“蚯蚓走泥纹”。由于宋钧“其配制色釉,法用调和,不加研乳,颜料与釉汁未能十分熔合,经火乃现离合状态,致有大如‘蚯蚓走泥纹’,”而元钧“其配制色釉之法,则调和后,再加研乳,颜料釉汁务令熔合”,因此没有“蚯蚓走泥纹”这种特征。第三是釉层坠积现象不同。由于元钧与宋钧所施用的釉质有所不同,因此造成釉层坠积现象不一致:元钧釉层流动性强,因此呈现坠釉至器物底部的特征;宋钧釉层流动性相对较弱,因此造成宋钧在器物口下或腹部的坠釉现象。
六、关于钧窑的历史沿革
关于钧窑始烧造年限,目前学术界认识也不一致。如余断明、杨寅宗主编的《中国古代瓷器鉴赏辞典》中称“钧窑创烧于北宋,盛于北宋晚期,金元时继续烧造,到宣德年间还奉命烧造酒缸、瓶、罐等器”。而李泽奉、刘如仲主编的《陶瓷器鉴赏与收藏》中则称“钧窑烧造始于唐,北宋晚期窑业鼎盛,金元时继续烧造”。从实际情况看,钧窑烧造瓷器的终止年限并不容易确定,因为严格讲钧窑包括所有烧造钧瓷的“钧窑系”,这一系统之广,范围之大,成为确定其终止烧瓷时间的***障碍。但其起始烧造钧瓷的时间,应该有一个相对准确的时限。笔者认为,学界在界定钧瓷的起始烧造年限时,如果没有***准确的考古调查证明,应该说明是推论或推想,这样比较客观,也不会给人以史学定论的感觉,相反可以激发人们进一步探索考证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