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南明除外}。其瓷器的制作可分为三个时期: 早期: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其中洪武,永乐和宣德为峰。 中期:正统,景泰,天顺,成化,弘治,正德;其中成化斗彩最著名。 晚期:嘉靖,隆庆,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其中嘉靖、万历五彩量。 洪武时期(1368—1398年) 明太祖朱元璋在位31年,而事实上江西(包括景德镇)地区于1361年后就在朱元璋的控制之下。目前为止,尚未发现带真正洪武官窑纪年款的瓷器实物。但是洪武朝烧造过大量的官窑器却是毋容置疑的。 从传世和出土的许多器物分析,再与明初典型器对比,得出的结论是:这类即有元代遗风又貌似永乐,介于二者之间的器物,其制作年代应定为洪武时期。 (1)烧造品种 景德镇洪武时期烧制的瓷器品种还是比较多的,元代的青白瓷和枢府瓷入明之后仍在烧制。白釉和黑釉也有发现,青花、釉里红、青花釉里红、柿色釉、红釉、绿釉等品种也有实物传世。从传世品来看,洪武瓷中有质量较精的细瓷和质量较粗的粗瓷两大类,细瓷中很大部分应是官窑生产,粗瓷显然是民间日用瓷。 (2)造型特征 洪武瓷的造型,多少具有元代枢府窑的古朴浑厚的遗风,尤以民窑为甚。官窑则努力创新,迅速摆脱了元瓷厚重奔粗的风格,开始孕育秀美飘逸的造型风貌,为永宣瓷器大发展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3)胎体特征 胎土因淘洗粗细之差,胎质表现大不相同。官窑瓷器瓷化程度较高,因而坚致细白,稍有厚重感。民窑器物则因胎土淘洗不精,烧制火力不足,致使胎体断面呈略含杂质的浅灰白色或土黄色。 (4)釉面特征 釉面呈青白色,是元明两代瓷器的共同点,只是青白程度各朝略有差异。常见的洪武民窑器,胎体因淘洗不精,胎质呈白或灰白色,在厚润的青白釉汁的映衬下,釉面显示出较明代其他各朝更加深的青灰色或灰白色。而官窑器虽然也为青灰色,却较民窑器白润肥厚,玻化程度较高,色泽清雅,柔和悦目。 (6)底足特征 洪武瓷器底足中心乳钉状突起,是元代器足的遗风。这种器足的处理,在当时处于主流地位,成为明显的时代标志。同时也兴起各种形制的器足,种类繁多。常见的有:圆涡形厚底足;高足;尖圈足;外壁斜削式足;外墙内敛里圆角足等等。 总之,洪武正处于元、明交替之际,是一个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 征集范围: 1、瓷器:清乾隆以前的精品瓷器,元、明、清为主,宋瓷为佳。 2、玉器:翡翠玉器,高古玉,明清玉,以“润、透、白”为佳。 3、书画:名人字画,以古代名家字画为主。 4、杂项:各类精品杂项,如佛像、石章、各类雕刻、陨石等。
报价:面议
地址:贵州,贵阳,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花果园金融街3号
公司:贵州雅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手机:15885541689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提醒:联系时请说明是从志趣网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