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使用货币的历史可推至四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每一个历史发展的阶段都是我们国家成长的足迹,钱币作为一个国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一个国家不同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发展的缩影,是历史的重要见证。更是一个国家、一个王朝、一个帝王权利的象征。
秦皇汉武雄才伟略、文治武功被誉为中国最伟大的帝王,其铸造的钱币也历来被世人示若珍宝,认为能辟邪驱魔,秦半两和汉五铢更是大五帝钱的组成部分,其是那个历史时期书法艺术和冶炼技术真是的写照,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天下,规定以外圆内方的半两钱为全国通行的货币,这是我国最早的统一货币。改币制为二等:黄金为上币,以镒(有十六两、二十两、二十四两三说)为单位,供巨额支付,如帝王赏赐、贵族间馈赠等之用;圆形方孔的铜币为下币,承统一前秦的币制,文曰“半两”(重十二铢),供日常交易用,禁民私铸。“秦半两”的出现,标志着秦始皇在货币上的大一统,还标志着中国古代钱币的初步成熟,是中国货币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秦半两
该钱币为方孔圆钱,寓意“天圆地方”,材质为青铜,钱体厚重。钱币正面书“半两”二字,钱文高挺,字体狭长略呈弧形,朴拙而浑厚,豪纵而俊逸,文字大篆气息较浓。其铸体规整有加,方正圆矩,平坦地章,穿轮干干净净,观其字廓,深竣挺拔而又有度,文字笔划有所流铜粘连,略见平漫。此藏品经历了沧桑岁月留下的痕迹,依旧保存完好。正反两面锈垢沉积叠嶂,包浆凝重,老道紧实而不糟,分布亦是自然,薄锈浓浆,品相更显其美,是为佳藏之品矣。
秦半两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钱币的初步成熟,是中国货币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并影响到相邻国家和地区,具有非凡的历史意义。“秦半两”奠定“圆形方孔”的古钱币造型,成为古代中国货币的基本形式,贯穿中国封建社会,沿用了两千多年,有较高的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