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溃疡病做好预防是关键!
柑橘溃疡病的危害大家都知道,也不陌生。柑橘溃疡病叶片、新梢及果实都能发病。柑橘溃疡病发生严重时引起落叶、落果,植株生长不良,甚至枯死,直接影响柑橘的产量和品质。
柑橘溃疡病是国内外植物检疫性病害,是柑橘生产上的一种危险性病害。近年来由于调运引种和生产管理上的疏忽,全国各地柑橘产区的溃疡病呈上升趋势,在柑橘类作物中,以甜橙、脐橙、酸橙等品种最为感病,所以主要以预防为主,一旦上病,不仅降低产量,还要花大把的钱重治。
柑橘溃疡病危害及症状
柑橘溃疡病主要危害新梢、嫩叶、幼果,受害叶片背面出现淡黄色油渍状小斑点,继而发展成近圆形、(淡)褐色病斑,之后病斑中心下陷破裂,呈溃疡状。病菌在花芽与抽稍期侵染树体幼嫩组织,病菌侵染后枝、叶流水,滴落到果面上,污染、侵染果面。
柑橘溃疡病是细菌性病害,病菌具有潜伏性,主要以枝叶等病组织为越冬场所,翌年春季开始借助风雨、昆虫、人工器具及枝叶接触传播到一定程度的幼嫩组织上,主要从伤口侵入,周期长,4月~11月均可侵染发病;高温、高湿、多雨季节易发病,以9月最盛,夏梢最易感病,秋梢次之,幼树、幼苗较成年树、老龄树发病重。
柑橘溃疡病传播途径:
1、近距离传播:病原细菌会凭借着风、雨、昆虫以及枝叶交接处从柑橘树的伤口、气孔和皮孔等处浸入而短距离传播。
2、远距离传播:远距离传播主要是杆状细菌借助苗木、树枝及柑橘果实实施传播的。夏、秋梢发病重,春梢较轻。刚抽发的嫩梢叶和刚形成的幼果,其气孔还未形成,病菌不能入侵。
柑橘溃疡病注意事项要点:
1、藏在病叶、枝、果里面的病菌会在适合的时候,通过雨水、昆虫等途径传播,侵入寄主体内;
2、病菌会潜伏。溃疡病病菌在冬季会不显症状,外观看起来也比较健康,直到春天才会慢慢显现症状;
3、溃疡病主要在3月下旬到12月发生,一年有三个高峰期(5月上旬春梢高峰、6月下旬夏梢高峰和9月下旬秋梢高峰);
4、在25-30℃时,雨量越高越容易染病(特别是暴风雨和台风过后);
5、而病虫、台风甚至是人员的活动都会增加病菌传播概率,如果这时候树上再有各类伤口,很容易造成病害的加深;
6、注意栽培管理,谨防氮肥过多、品种混栽、夏梢控制不当等情况加深病害。
发现柑橘溃疡病立即用药控制(用对药,抓住关键时期用药),不能掉以轻心。
柑橘溃疡病整个生长期周年防治方案:
1、萌芽前 溃腐灵100-200倍喷雾一次。
2、花期、展叶期 靓果安300倍+沃丰素600倍喷雾在开花前喷一遍,展叶期喷两遍。
3、谢花期 靓果安300倍+沃丰素600倍喷雾一次
4、果实生长期 靓果安300-500倍+沃丰素600倍+大蒜油1000倍多次喷雾,间隔15-20天,最少喷雾4次。
5、果实采收后 使用溃腐灵100-200倍液+有机硅喷树体干、枝、叶。
6、根系生长期初期(4月上旬、7月中旬)
方案:使用青枯立克+根基宝灌根1-2次,灌于毛细根区,以灌透为准。幼树(1-5年生)灌10棵树,成年树一瓶5棵树(建议弱势树、病树、老树使用青枯立克灌3-5棵树)。
在加强综合管理技术的同时,按照方案中的用药时间、用药浓度,遵循周年防治方案,不仅有效防治柑橘溃疡病,同时能增强免疫力,提高树体抗病能力,对预防柑橘树脂病、炭疽病、疮痂病等具有较好的作用,避免树体得病后治疗费时、费力、费钱,救治难度高的弊端。真正做到医学巨著《皇帝内经》中的“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