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代开始,制茶技术有了长足发展,出现散茶,可直接冲泡饮用,而紫砂壶也从煮茶工具演变成了泡茶工具,制作得也越来越精细;到乾隆年间邵旭茂制作的旭茂提梁造势气魄,提梁设计大胆,壶身硕大,同一时期陈荫千也制作了“竹形提梁”,壶的提梁、盖钮都做成竹节形状,造型更显别致。
提璧壶是五十年代后期高庄先生设计,经过顾景舟大师数十次修改后制成,仅壶嘴在七十年代的时候就改了十多次。壶虽是由高庄先生早年设计,但经过顾景舟大师的修改,已达到非常高的艺术水平。它的线条运用刚柔并济,每条线都非常严谨、端庄,这把提梁壶你说没角它又有角;说没有角却又非常饱满,顾景舟大师将线条运用到极致。尤其提梁的设计,与壶身非常匹配,与壶身之间的虚实空间对比强烈,极有美感。
提璧壶器型新颖,也是一个划时代的造型,而无论从造型还是从顾景舟大师所倾注的心血,以及他对紫砂后期所起到的作用,都具有很深的意义。所以以这个价格成交,很多收藏家觉得这个空间还是有的,该壶制作时间周期长,还经过高温烧窑的承受的风险,所以绝对比一般的工艺品来得更不容易,这样一把壶也很值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