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1-03 11:38:46
报价:面议
地址:安徽,合肥,合肥市包河区徽州大道5136号滨湖世纪城临滨苑
公司:
古钰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手机:
18715511840微信:chensha722
用户等级:
普通会员
明宣德时期可谓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时的瓷器品种繁多、工艺精湛。在宣德皇帝的推动下,除了青花瓷取得了重大突破,还创烧了很多瓷器名品,其独特的工艺手法和艺术魅力都让后世望尘莫及。洒蓝釉便是其中一种前无古人又后无来者的瓷器品种。
洒蓝釉系明宣德时期首创的名贵品种,蓝釉中自然分布着白色的斑点,因其色如雪花隐于蓝釉内,所以又名“雪花蓝”或“青金蓝”、“洒蓝釉”。洒蓝釉创烧于明代宣德年间,它的出现同样源于宣德皇帝的贪玩儿心。
在众位皇室子孙中宣德皇帝朱瞻基可谓非常出众。他在位期间,对内重视农业、鼓励垦荒、社会富足,对外实行安抚政策、力主和议,保持了社会的稳定。历史上将他和其父明仁宗朱高炽开创的时代称为“仁宣之治”。宣德皇帝还是个很有文化素养的皇帝,喜欢舞文弄墨,现在北京故宫还收藏有宣德皇帝亲笔绘制的作品。
不过,宣德皇帝更是一个贪玩成性的皇帝,他酷爱斗蟋蟀,每年都要地方官员进贡上等蟋蟀供他玩耍,也因此让景德镇御窑厂烧制了大量蟋蟀罐。除了养鸟逗虫,宣德皇帝还迷上了掷色子的游戏,正是这一嗜好,成就了洒蓝釉这一瓷器品种。
为了满足这一游戏需要,宣德皇帝下旨让景德镇御窑厂为其烧制一种专门玩色子用的瓷器,并且釉色要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御窑厂接到圣旨不敢怠慢,当即集中了当时最优秀的制瓷工匠和最上好的材料,经过艰苦研制,最终烧制出了洒蓝釉瓷器。
洒蓝釉瓷器要先在器物上施白釉,白釉烧好后用竹管蘸蓝色的青釉,用嘴吹竹管的另一端,使釉附在瓷胎上,形成深浅不同的斑点,再经第二次入窑烧制。烧成的洒蓝釉瓷器,釉面会呈现不规则的自然感觉。一般来说,由于做工精细程度不同,形成的瓷器效果也不同。如果器物满身吹釉,吹的不均匀,深浅不一,就是雪盖蓝。如果均匀地密布于瓷柸上,形成星星点点,才是真正的洒蓝釉。
因为是吹上去的釉色,洒蓝釉瓷器的釉面质量难以掌控。后来,聪明的工匠在工艺上进行改良,即瓷器烧完白釉后,先用剪纸贴于器物上,然后吹釉,吹完后将剪纸拿掉即成留白,这样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
洒蓝釉瓷器属于个性极强的品种,相对于单色釉,洒蓝釉更富于变化。工艺上,洒蓝釉不是简单的蘸釉,而是采用管子吹上去的。《陶冶图说》记载:“截径过寸竹筒,长七寸,口蒙细纱,蘸釉吹。吹之数遍,视坯之大小与釉之等类而定,多则十七八遍,少则三四遍。”
洒蓝釉烧制工艺非常复杂,成功率比较低,因此洒蓝釉瓷器在当时也是比较珍稀的一个品种。目前,关于宣德洒蓝釉的烧制工艺仍有不同的解释。北京故宫吕成龙认为“洒蓝釉是以氧化钴为着色剂的高温色釉。”(《中国古代颜色釉瓷器》)。台北故宫廖宝秀认为“洒蓝系一种以氧化钴作为着色剂的低温釉,……”(《宣德官窑精华展导论》)。
那么洒蓝釉到底是高温色釉还是低温色釉?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张红燕和北京大学胡东波对景德镇御窑窑址出土的宣德洒蓝釉瓷片,用现代科学仪器进行了测试和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洒蓝釉的溶融温度约1100度,说明宣德洒蓝釉是一种低温釉;而其内部所施白釉的烧成温度是1250度左右,属于高温釉范畴。这就决定了宣德洒蓝釉瓷器必须两次入窑烧制,第一次高温烧制白釉,再在烧成的白釉瓷器上,用竹管沾蓝釉料,吹洒于白釉上面,再入窑二次低温烧成。
明宣德洒蓝釉瓷器多是钵,钵是一种盛器,比碗大比盆小。这种洒蓝釉钵,适合宣德皇帝掷色子用。相传宣德皇帝对景德镇御窑厂创烧的这种洒蓝釉钵特别满意,然而宣德皇帝在位仅十年时间,驾崩后掷色子的游戏在宫中也不再流行。于是这种洒蓝釉工艺也只存在了短短十年就消失了。
由于洒蓝釉瓷器烧造工艺复杂,加之存在时间较短,因此现存世的明宣德洒蓝釉瓷器数量非常少,极其珍贵。目前已知的仅有四件:首都博物有一件宣德洒蓝釉钵;天津博物馆有一件宣德款洒蓝釉暗花云龙纹钵;台北故宫博物院有一件明代洒蓝刻莲塘鱼藻纹碗;还有一件原仇焱之收藏的洒蓝釉钵(可能与天津博物馆所藏为一对)于1980年被香港赵氏以370万港元所得。在景德镇御窑窑址的考古发掘中,也曾经发现宣德洒蓝釉钵的瓷片。
宣德以后的明朝皇帝也曾下令烧过洒蓝釉瓷器,如正德和嘉靖时期,不过由于洒蓝釉工艺复杂,成功率极低、成本又太高,均不成气候。有相关专业人士认为:“洒蓝工艺只在宣德时期出现过,宣德以后整个明代不再制作,一直到清康熙才又恢复。”也就是说宣德以后,洒蓝釉瓷器便一度停烧,一直到清代康熙时期才又恢复生产。
康熙皇帝非常喜爱古代瓷器,觉得古朴精良的洒蓝釉瓷器工艺失传十分可惜,便要求景德镇御窑厂重新研制复烧洒蓝釉瓷器。康熙之后,雍正、乾隆时期都有洒蓝釉瓷器精品问世。
清代洒蓝釉瓷器制作工艺与明宣德时期有所不同。清代洒蓝釉瓷器的制作过程是在胎体上吹施青料,然后上一层透明釉再高温烧成。简言之,清代洒蓝釉是高温釉,烧造温度都在1200度以上;宣德洒蓝釉是低温釉,烧造温度是1100度。
由于温度不同,呈现出来的釉色有明显的不同,低温烧出来的洒蓝釉呈现的雪花斑点比较明显,而康雍乾时期高温釉洒蓝器的雪花斑点则更多的融于釉中,看起来并不明显。其实我们今天沿用的是康熙洒蓝釉的工艺,而真正宣德洒蓝釉瓷器的烧造工艺已经失传了。
除了烧制温度上,清代还对洒蓝釉瓷器进行了创新。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的洒蓝釉瓷器呈色稳定,做工精细,有的在瓷器的釉面上以金彩描绘图案或书写文字,也有少量辅以五彩和釉里红装饰。清代后期,洒蓝釉瓷器的烧造水平有所下降,胎和釉等方面都无法与清三代的器物相比。因此,清代的洒蓝釉瓷器还是以康、雍、乾时期的制品为佳。
物以稀为贵。如今,洒蓝釉瓷器的存世量极为稀少,作为不可再生之物,其投资收藏价值相当不错,升值潜力巨大,是一款值得藏友们倾情珍藏的瓷器。
如您家中有洒蓝釉瓷,又不知道它的年代,是否真假,价值几何,那么,欢迎您带着您的宝贝来到2019北京翰海,保利。睿嘉四季一线拍行藏品征集开始啦!!!
甄选范围:瓷器、历代名人字画、明清玉、近代玉、佛像、
历代名家文房四宝、紫砂、田黄、瓷版画、鸡血石、精品奇石、杂项等。
提醒:联系时请说明是从志趣网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