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元宝为清代光绪年间所铸货币。当时正值洋务运动时期,这股思潮也影响到了铸币业,两广总督张之洞曾于光绪十三年委托使英大臣在英国订购全套造币机器,并在广东钱局首铸机制银元和铜元。其后,各省纷纷仿效,购制国外机械铸造银,这也使得使银币沾染上西方色彩。
光绪元宝有着清朝货币特征,由于当时时局不稳定,因此几乎在全国的各个省都有专门的货币铸造厂。因此我们会发现那个时代的货币上都有鲜明的铸字,标明是哪个省的造币厂铸造的。广东省造币厂铸造的光绪元宝币值有七钱二分、三钱六分、一钱四分四厘、七分二厘、三分六厘五等。往往币值越小价值越高。
近日,众凯国际有幸征得“光绪元宝广东省造库平一钱四分四厘”一枚,该枚钱币直径2.4厘米。钱币正面珠圈内铸满汉文“光绪元宝”四字,珠圈外上环“广东省造”,下环币值“库平一钱四分四厘”,珠圈外左右为蝙蝠图案。钱币背面篆体“寿”字纹饰,珠圈以外镌有双龙戏珠图案。
广东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一钱四分四厘银币是为慈禧太后七十寿辰而铸,因图案中有“寿”字及二龙戏珠纹样,故习称“双龙寿字币”。这种银币有一个很显著的特色,那就是在币面两侧各有一蝙蝠图案。当时把它的图像铸在银币之上,寓有吉祥的含义。因为蝙蝠的“蝠”字与幸福的“福”字读音相同,而把蝙蝠图案铸在币面上,系取“蝠”、“福”两字谐音。并且将它与背面的“寿”字相对应,便构成“福寿双全”之意。
双龙寿字币在我国近代银币中是久享盛名的一种,相传当时只铸造了3万枚,其中库平重一两5千枚,库平七钱二2万5千枚,这枚广东省造光绪元宝银币前后只铸造两版,本就存世极少,后又历经动荡、毁于战火中不知几何,是难得一见之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