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粉彩彩色用得不太多,很多画面内容用彩尚用五彩的彩料。经常见到的康熙粉。彩有粉白、淡绿,翠绿、矾红和胭脂红等。例如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的"大清康熙年制"铭款粉彩折枝花卉纹水丞,花瓣的用彩是胭脂红、蓝彩(低温蓝彩)、淡黄、占装饰面积相当大的干、枝。叶等部分,则用当时五彩瓷器上常用的翠绿、酱紫等色。和雍正、乾隆工艺成熟的粉彩相比,一眼就能看出其独特的风格。用彩种类较少,彩料敷得比较厚一些,调染的层次不多,构图比较简洁,可能有五彩的色料和习惯的技法影响,一画面内容安排、颜色的调配、线条的使用等方面都比较硬朗,粉润的艺术效果尚不够理想。而雍正、乾隆粉彩则画面大,用彩柔和、由粗到细层次分明,画面妩媚,阻柔之气很明显,康熙粉彩则阳刚之气很明显。
第二,在绘画技巧上、康熙粉彩画面上凡用五彩的地方就用双钩法勾画轮廓,平涂法填彩,或用没骨画法直接画花纹的主干、枝叶,支撑起画面的骨架。而画花瓣、花蕊的地方则用调色洗染法,配出的每一种彩料都调染出深浅浓淡不同的层次,画面阴阳背向清楚。用手抚摩,高低不同的感觉很清楚。工匠作画之后。再在作画的地方罩一层薄薄的玻璃白,烧成之后就有一层晶莹明亮的软玻璃,使彩色稳固,不退色,也不剥落,增加许多美观。凡有雪景的场面,在绘画填彩完成之后后,单独用玻璃白粉调成的粉料点缀,做出雪花飘飞和盖雪积雪的效果
第三。粉彩瓷器,官窑作坊的御窑厂烧制。民窑作坊也烧制。从社会上看到的情况,民窑作品无论是品种还是数量都比官窑多。它与珐琅彩瓷器不同,珐琅彩没有民窑烧制的,因为康熙珐琅彩在宫廷造办处珐琅作烧制,其烧制过程严格保密,人们不但不知道其工艺秘密,连珐琅彩瓷器是什么都看不到,因为它是"宫中秘玩".然而粉彩就完全不同了,它在景德镇烧制,景德镇的御窑厂保密程度远远比不上宫廷内务府。当时景德镇的官窑规模有限,实行官搭民烧,宫廷需要的任务相当一部分分配给民窑来完成。很可能官窑作坊为了完成宫廷旨意,也把粉彩的工艺传授给接受任务的民窑,或民窑中聪明的工匠看到这种作品后模仿出来,或有心的工匠、作坊主在和御窑厂工匠接触中切磋技艺、互相交流时学到的。一旦民窑作坊掌握了这种工艺,作坊主就会根据自己利益的需要、市场的要求而大量生产,在受到市场欢迎、给予作坊主带来利润的的情况下在民窑中普及,甚至提高艺术水平,使之种瓷器品种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