陨石是来自地球以外太阳系其它天体的碎片。大部分陨石是来自火星和木星的轨道之间的一条小行星带,那就是陨石的故乡,那些小行星在自己轨道运行,并不断地发生着碰撞,有时就会被撞出轨道奔向地球。小行星在进入地球大气层时,与之摩擦发出光热便是流星。流星进入大气层时,产生的高温、高压与内部不平衡,而发生爆炸,就形成陨石雨,未燃尽者落到地球上,就成了陨石,也称“陨星”。
中国史料中有700多次陨星记录,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2133年。同时中国还是最早利用陨铁制造武器和农具的国家。在陨石中已找到100多种矿物,其中24种是地球上没有的,20世纪70年代还在其中发现了60多种有机化合物。另外,还有一种陨石被称为“玻璃陨石”,它呈黑色或墨绿色,有点像石头,但不是石头;有点像玻璃,但它是一种很特别的没有结晶的玻璃状物质。它的形状五花八门,一般都不大,重量从几克到几十克。
因玻璃陨石是在高空、高温、高压和高速下形成的,所以它有明显的特证:通体布满致密的小气泡,外部有融壳,融壳上有流纹,外部和融壳下有时会产生大的气印。此组玻璃陨石外形不一,表面为墨色,表层形成了大小不等的圆形气泡,有的似如月球表面的环形山状图案,熔壳在阳光下闪耀着耀眼光芒,非常珍贵。
最近十年,随着陨石知识的日益普及,想收藏的不断增多,奇货可居,国内叫价有时甚至远高于国际价格。世界上众多的博物馆和研究机构也对陨石充满了极大的兴趣,一直致力于对其所处星体和时代的研究,进一步促进了陨石经济价值的提升。
全世界已收集到4万多块陨石样品,有各种样式的。它们大致可分为三大类:石陨石,铁陨石和石铁陨石。
玻璃陨石是一种天然玻璃物质。有微弱磁性,颜色为墨绿色、绿色,淡绿色,棕色,褐色,深褐色,还有少见的朱砂色。
中国古代称之为雷公墨,唐代刘恂著《岭表录异》曾有记载。玻璃陨石内常含有气泡空腔,大小由几微米至几毫米,个别可达几厘米。还含有焦石英、柯石英、斜锆石和陨石中常见的铁镍金属等包体。
1844年,在澳大利亚获得一块钮扣状玻璃质石块,后被称为达尔文玻璃,以后在世界范围内发现这种类似玻璃质石块,便通称为“玻璃陨石”。玻璃陨石可雕刻成胸饰、手饰,在市场上价格十分昂贵。
玻璃陨石极为珍贵,现成为古玩收藏市场上最昂贵的石头。珍品玻璃陨石,一克就已经超越4000美元(约26000元RMB)。玻璃陨石可以保持数以十亿计年基本保持不变。由于科研价值极高,成为一些发达国家必争之物,形成如今玻璃陨石疯涨局势,真正的一石千金,值得收藏!
陨石指坠落于地面的陨星残体,由铁、镍、硅酸盐等矿物质组成,亦称陨星石。也指含石质较多或全部为石质的陨星。在含碳量高的陨石中还发现了大量的氨、核酸、脂肪酸、色素和11种氨基酸等有机物,因此,人们认为地球生命的起源与陨石有相当大的关系。陨石,被称为“天外来石”,稀有珍贵,此块石陨石,表面氧化自然,外表溶壳清晰,有明显气泡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