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西夏文字作为西夏文化传播重要的语言工具,对整个西夏文化的发展进程有着划时代的贡献。西夏文字是在西夏建国前(公元1036年),元昊命大臣野利仁荣以党项语为基础,借鉴汉字的造字方法“六书”即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创制了复杂的西夏文字。西夏灭国后,西夏文字失传,成了无人知晓的死文字。直到清朝嘉庆初年,著名的文史学家张澍,在甘肃武威无意间发现了一块《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碑身的两面分别刻着西夏文字和汉字两种文字,才让西夏文字重见天日。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众多西夏文物、文献的发现,给西夏文字的研究创造了有利条件。经过长时间的探索,专家们已经基本掌握了6000余西夏文的音义。
古代钱币历史悠久。它最晚在西周就已经出现,发展于东周,统一于秦皇,此后历经汉唐宋元明清两千多年的漫长历史,演进出了系统完整、内容丰富、脉络清晰、内涵博大的中国古代钱币文化。中国古代钱币不仅承载和反映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民俗等方面的历史,其精美的文字书法和铸造技艺所呈现出的独特艺术性也为一直为人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