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双龙寿字一两银币,因民间大量仿造而闻名,在钱币收藏界以其存世量稀少而受到人们的珍视,而且,还由于它的制作异常精美而倍受人们的宠爱。在我国近代银币中,它是久享盛名的一种,也被列入中国近代机制币十大珍。
广东省造光绪元宝寿字双龙银币有两种版式,即直径为45毫米的库平重一两银币和直径为39毫米的库平七钱二的银币,两种版式的银币设计风格一样,但是在细节上有很多区别。本品为库平重一两的版式,由于广东省当时铸造此币的目的是奉献清廷以祝慈禧太后万寿,所以铸额不大,大多奉献给清廷或赠于当时的达官显贵,见于民间流通的很少。该银币正面珠圈外上端镌刻“广东省造”四字,下端镌刻楷书“库平重一两”五字,左右两侧各镌有一蝙蝠图案,珠圈内铸有“光绪元宝”四字。银币背面珠圈外铸双龙戏珠图案,珠圈内铸一圆形“寿”字。银币设计极富特色,正面两侧所铸的一对蝙蝠图案寓意吉祥。因蝙蝠的“蝠”字与“福”字谐音,在币面上铸蝙蝠图案意在取“蝠”、“福”两字谐音,与背面的“寿”字相对应,寓意“福寿双全”。
由于两种版式的寿字双龙银币中,广东省造光绪元宝寿字双龙库平重壹两银币不便于流通使用,故铸额极其稀少,而实重库平七钱二的银币为当时通行的壹圆型流通币,其铸造量和存世量均大于一两币。
此币正面以珠圈为界,可分为内外两个部分:珠圈以外,上端为“广东省造”四字,下方为“库平重一两”五字,左右两侧各铸一蝙蝠图案;珠圈以内,铸有满、汉文“光绪元宝”四字。背面也以珠圈为界:珠圈外面,铸有双龙图案;珠圈里面,铸有一圆形“寿”字。这种银币有一个很显著的特色,那就是在币面两侧各有一蝙蝠图案。当时把它的图像铸在银币之上,寓有吉祥的含义。因为,蝙蝠的“蝠”字与幸福的“福”字读音相同,而把蝙蝠图案铸在币面上,系取“蝠”、“福”两字谐音。并且,如将它与背面的“寿”字相对应,便构成“福寿双全”之意。广东双龙寿字一两银币尽管被记录在1939年中国钱币图录中,但它为何制造、为谁制造及何时制造均未确定。从币面的设计“寿”字和两个蝙蝠来看,关于其铸造日期有三个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这种银币是光绪三十年1904年铸造(有些著作误认为是1905年铸造 ),为纪念慈禧太后70大寿而铸。持这种观点的可以张炯伯为代表,他在《 广东省造壹两银币》一文中写道:“惟本品因未纪年,殊难遽断,然观其图案,谐作福寿,环绕双龙,幕无英文,意含颂祝,大异常制。由此以推,成为纪念币之一种,专铸以祝慈禧太后七旬万寿者也。”另外蒋仲川在其著作《中国金银镍币图说》中也曾提到此观点。
第二种观点还认为是:光绪二十年1894年户部推行“一两本位”时广东造币厂为庆贺慈禧60大寿所铸之币。
以上两种观点都是为慈禧寿辰庆贺之币,区别在于60大寿和70大寿,但很多学者也提出了质疑,首先,北京每年都为慈禧庆祝生日,除了60大寿和70大寿外,该币也可能是庆祝其它生日而铸造。其次,龙是天子的象征,币面上的两条龙为何又不能是为庆贺光绪皇帝生日而铸造?
综上所述我们引出了第三种观点:此币是1898年光绪权利到达巅峰之时而铸造,只是因为宫廷政变,光绪帝被慈禧投入监狱后此币才未能流通。这种观点也符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