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悬浮剂
农药悬浮剂是指将固体农药原药以4微米以下的微粒均匀分散于水中的制剂,国际代号为SC。由于SC没有像可湿粉(WP)那样的粉尘飞扬问题,不易燃易爆,粒径小,生物活性高,比重较大,包装体积较小,相对其他农药剂型安全环保,因此,SC已成为水基化农药新剂型中吨位较大的农药品种。
二、悬浮剂简介
悬浮剂又称浓悬浊剂,流动剂,水悬剂,胶悬剂。难溶于水的固体农药与助剂经过研磨、分散在水介质中的悬浊液。悬浮剂是农药原药和载体及分散剂混合,利用湿法进行超微粉碎而成的粘稠可流动的悬浮体。是由不溶或微溶于水的固体原药借助某些助剂,通过超微粉碎比较均匀地分散于水中,形成一种颗粒细小的高悬浮、能流动的稳定的液固态体系。悬浮剂通常是由有效成份、分散剂、增稠剂、抗沉淀剂、消泡剂、防冻剂和水等组成。有效成份的含量一般为 5%~50%。平均粒径一般为3微米左右。是农药加工的一种新剂型。
三、分散作用
两相系统,其中一相由分得很细的粒子(通常在胶体大小范围)组成,分布于整个大物质间,粒子称分散相或称内相而大物质称作连续相或称外相。在自然条件下这种分布通常不均匀,但在控制下可以增进均匀度。方法是加入润湿剂或分散剂(界面活性剂)例如脂肪酸。不同的可能系统有:气体/固体(泡沫塑胶);液体/气体(雾);气体/液体(泡沫);固体/气体(烟雾);液体/液体(乳化);固体/液体(漆);及固体/固体(炭黑在橡胶中)。有些形式,例如牛乳及橡胶浆的稳定是借保护胶体的附着涂膜防止分散粒子的集结。固体在液体中的胶体分散(不严格地称溶液)可经由加入电解质中和粒子上的电荷而将其沉淀下来。较大颗粒会逐渐集结上升或下沉则视其密度而定。
四、悬浮剂加工设备及工艺
悬浮剂加工工艺研究的主要内容:
1、根据选好的农药有效成分的性质确定一种加工方法,即确定工艺路线; 2、选定合适的加工设备; 3、确定各组分的加料顺序。
农药悬浮剂加工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超微粉碎法(亦称湿磨法)。而农药水悬浮剂的加工基本都采用超微粉碎法。 1.悬浮剂加工设备
超微粉碎法的主要加工设备有三种:一是预粉碎设备:胶体磨;二是超微粉碎设备:高剪切分散机;三是高速混合机(10000~28000r/min)和均质器,主要起均匀乳化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