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两银币举世罕见,收藏价值连城! 钱币界最早对“上海壹两”进行考证而有具体结果的是中国机制铜币大师伍德华(Tracey Woodward)。他在1922年开始注意此币,至1937年发表研究心得,期间费时近十五年。其结论是“上海壹两”(Shanghai One Tael)是误写,应该是“壹上海两”(One Shanghai Tael),“上海”一词是指秤量单位,不是地名,即其本意是“漕平壹两”,并非只要在上海行用。
上海一两银币铸造至今已经过去了 150 年,由于年代久远,这枚上海一两银币价格也已经不可同日而语,根据目前上海一拍卖公司的成交记录来看,1867 年上海工部局的上海一两银币最近的拍卖价格为元,相信随着岁月地流逝,这枚上海一两银币的价格也将持续上涨。
早期中国是没有自己的银元,因此输出银元成了列强的重大收入,十九世纪中期墨西哥银元虽逐渐取代本洋,但尚未完全站稳脚步,英国也想趁势分杯羹。1859年港督罗便臣上任后,为推广香港贸易及取代来源不稳定的鹰洋,积极争取在香港发行货币。经核准即制定条例,向英国购置机器于1866年5月7日正式开张。原本是想以该厂制造的银元占地利之便来取代墨西哥银元,但港府错估情势:民众倾向使用熟悉的货币。中国百姓的保守特性,对新制的香港银元并未立即接受 钱币正面主图是象征中国帝王的龙形图案、四周环书“上海壹两”,背面主要为英国皇冠和国徽、四周环绕英文“SHANGHAI ONE TAEL”、铸地“HONG KANG”、银币成色、重量与铸造年份。这种银币的正面分有芒纹和无芒纹两种,并有光边和齿边的区别,存世以枚为计。此币为有芒纹齿边版,藏品保存较好,其包浆自然,不论是文字还是图案,都显得自然细腻,深浅合适。具有极高的收藏和投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