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加工水平的提升显著提高了航空工业重点企业的核心制造能力,缩短了航空产品的研究制造周期,降低了航空产品的制造成本, 实现了数控车间管理从人工管理到信息化集成的跨越。这对于我国航空工业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以及航空行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都产生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MBD技术逐步应用
伴随着国外飞机在国内转包生产,MBD技术逐渐进入国内航空企业,各主机厂所也开始了MBD技术体系的不断探索。通过基于CAD平台的二次开发,就实现MBD的表达方式、数据管理、设计与制造数字化信息的无缝传递进行了研究与应用,逐步形成了航空工业MBD的数字化设计技术体系,有效推进了MBD技术在型号研制中的应用。C919大型客机和AG600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都采用了MBD技术进行全机三维数字化定义。
积极推进智能制造
航空工业从2014年11月起组织专家团队开展航空工业智能制造总体发展思路研究,在国内率先提出了“动态感知、实时分析、自主决策、精准执行”的智能制造特征, 构建了包含企业联盟、企业管理、生产管理和控制执行等4个层面的航空工业智能制造架构,提出了“建立一个创新中心、突破三大关键技术、落实七项重点任务”的航空智能制造推进计划,选择智能制造试点单位,开展智能制造关键技术突破和应用实践。
在2015年46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中,航空工业企业占了3家。2015~2017年, 共有15家单位的21个项目获得智能制造类试点示范、专项(标准化与新模式)项目, 以及工业转型升级项目、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
2017年开始,航空工业组织开展智能制造实践与模式提炼工作。2018年4月举办了航空工业首次智能制造实践交流会。按照计划,2018年正在开展飞机总装生产线智能制造实践模式的提炼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