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供应 求购 产品 公司 登陆

厦门鉴定银铤机构

  • 发布时间:2019-03-13 17:20:34
    报价:面议
    地址:福建,厦门,思明区厦禾路
    公司:厦门伯得富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手机:18650013905
    微信:Svan1126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宋代白银的名称有笏、铤、版、牌、鉼等,大致和唐朝一样,都是就其形状而称之。其中,以“铤”为最普通,又称“锭”,这在唐末五代时已有使用。因为铤、锭二字发音相近,民间口语中“铤”字逐渐转为“锭”字,这一转变可能始于白银使用日益广泛的宋金之际。宋以后则专用“锭”,很少再使用“铤”字。北宋通行重50两的银锭,南宋末年曾通行重23两的银锭。宋代银锭按重量分为大、中小3种等次。

    种可称为“进奉银铤”,是地方官吏于皇帝生日以及南郊大祀时进奉的一种大礼。这种银铤上大都刻有帝号年份以及进奉者的姓名。现存宋代的进奉银铤有两件,一是辽上京故城遗址出土的“京西北路进奉银铤”,铤面上刻“京西北路提举学事司进奉崇宁肆年天宁节银每铤伍拾两”。十月十日为宋徽宗生日,称天宁节,可知此铤为崇宁四年京西北路向徽宗进奉的祝寿银。另一件是同治元年安徽休宁县出土的宋理宗宝庆三年(1227)达州进奉的50两重大礼银。厦门哪里有鉴定银铤机构 银铤拍卖 银铤价格 银铤专家

    “官铸银铤”,刻有地方官的官衔及姓名,包括税银及礼银,大都是官府委请制作铤银的“行人”所铸,因此落款方面官府名称刻于前,后面再刻行人、库子姓名,表示对该银铤的成色及重量负责。常见的有所谓“出门税银”,这是各城门将所征集的税钱,兑换成白银后熔铸成锭并打上印记,以便上缴;另有“京销银锭”,这是朝廷收到各地解京的银锭,因其成色多不统一,而另行销铸成新的银锭,以充作军费或其他支付。

    “窖藏银铤”,是财主为窖藏而请“行人”铸造的,为表示对东家的尊重,落款时行人一般将东家姓名刻于前,后面再刻行人及库子的姓名。“窖藏银铤”如使用出去,会再打上其他戳记。

    第四种可称为“流通银锭”,这种银锭仅铸有工匠的姓名或辈次印记,常使用“某某郎”的称谓,而不用年份。重量多在5~12两,无疑是专供流通使用的。

    南宋镇江府淳佑七年进奉天基圣节银铤,南宋淳祐七年(1247年)镇江府天基节进奉五十两银铤,重1115.9克,银铤上刻有铭文:“奉交权尚书户部侍郎淮东绍领兼知镇江军府事上进,文林朗镇江府录事参军臣赵来,每框计五十两专知官臣胡请,银三百两共计陆框,今起发淳祐七年进奉,镇江府”,刻字绝大多数清晰可辨,保存完整,南宋五十两银铤存世甚少,镇江府天基节进奉银目前则仅见此一件,甚为珍罕

    天基节,即宋理宗赵昀的生日。每逢皇帝生日,各地都要上供物品祝寿,其中包括大量上等成色的金银。通常上供的白银要销成铤,大铤五十两,小铤二十五两,并需刻明字号、官吏职位、姓名等。

    同类天基节银铤参见李晓萍著《尘封千年的国家宝藏—南宋金银铤收藏与鉴赏》一书第54-58页,分别著录“泉州起发淳佑七年进奉天基圣节银”、“镇江府淳佑七年进奉天基圣节银”、“建康府淳佑七年进奉圣节银”五十两银铤三款,每枚均极为珍贵。

    提醒:联系时请说明是从志趣网看到的。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2025 bestb2b.com

©志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