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工程概况
本次设备基础二次灌浆主要针对锅炉基础框架柱、汽机安装基座和全厂设备基础,本次采用YB60-III型高强无收缩灌浆料,现场加水搅拌后即可使用,具有早强、高强、大流动性,微膨胀行等特点。生产厂家为湖南岳阳市远博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本方案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并结合厂家给具的施工方法制定,符合《砼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砼设计规范》(GBJ10)及《水泥基灌浆材料施环氧涂层钢筋发展于19世纪70年代早期。1973年,美国宾西法尼亚州的一座四车道公路桥首次全面采用了环氧涂层钢筋。70年代中期以后,环氧涂层钢筋的市场迅速扩大起来,环氧涂层钢筋成为公路桥的首选防腐蚀方法。环氧涂层作为惰性阻挡层,可很好的阻挡混凝土中的碱和氯离子的渗透,通过完全隔离钢筋基体而提供优异的防腐蚀保护。只要环氧涂层粘附在钢筋基体上,没有失效破坏,就能一直对钢筋提供良好的保护。工技术规范》(YB/T中的相关规定。
2施工准备
2.1现场准备
(1)所需机械、机具已经进场并经过检修合格,机具、工具的安全性已经过检查。
(2)提出物资计划,并催促材料及物资及时进场。
(3)编制相关的施工进度计划,并确定劳动力人数,确保施工能够顺利进行。
(4)现场可采用搅拌机搅拌,也可进行人工搅拌,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由工长具体确定,具体施工时,如在冬季施工时,室外温度较低,搅拌时应在厂房内部,如确实需要在室外搅拌,必须搭设暖棚,并保证温度在5℃以上,并用热水搅拌,水温25℃-30℃,但不得高于30℃。
2.2技术准备
(1)技术人员及施工人员已熟悉图纸及规范要求,掌握灌浆部位的细部尺寸,具体见下图示。
(2)在施工前,现场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必须进行进行技术交底,技术交底由项目部管理人员组织进行,并严格强调责任到人;现场责任工程师和施工队技术管理人员应熟悉施工现场和施工要求。
(3)作业所需的灌浆料已经经过复试合格并报验完成。
2.3人员准备
作业人员必须具备灌浆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熟悉本工作的操作常识和规程,能熟练操作本工种的机具。
2.4工具、器具准备
(1)搅拌机、水桶、模板、测量器具、磅秤、养护用塑料布、草袋(可根据温度确定,环境温度大于钢筋砼结构中钢筋腐蚀成为世界关注的大问题,混凝土破坏原因 按递减顺序是:钢筋腐蚀、冻害、物理化学作用。“钢筋腐蚀”排在影响 混凝土耐久性因素的首位。 钢筋腐蚀给国民经济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全世界每年花在钢 筋腐蚀的修复费用是非常巨大的。所以,我们应该采取“以防为主”的策略.实施“全寿命经济分析”法,即在保证使用寿命的前提下总投资最少.初建费加维护费在结构全寿命期间作一个平衡分析。5°时可不用)、清洁用棉纱、破布、空压机、竹条或钢筋(前端弯成钩头,主要用于灌浆时导流用)、漏斗等。
3灌浆操作
一个独立的灌浆区域的灌浆作业应连续,材料、人力都要有足够的准备,除管理人员坚守岗位外,施工人员应稍有富余,以便应付突发事件。灌浆配合比应使用重量比,尽量使用搅拌机搅拌,条件不允许时也可使用人工搅拌,但一定注意要搅拌均匀。灌浆一旦开始,就要保证连续进行。
3.1施工流程
基础与设备基座的清理己有建筑物及结构的主住护、加固是目前土木工程界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建筑结构的维护和加固方法很多,对于钢筋温凝土受弯构件而言,常用的有加大截面加固法、体外预应力加固法、构件表面本占钢加固法等等。各种加固方法都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并有大量的工程应用实践。外贴碳纤重往布加固钢筋混凝土结构是近年来新兴的结构加固方法,己开始在桥梁、水利、工业与民用建筑等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逐步采用,发展很快。 → 灌浆接触面的湿润 → 支设模板 → 灌浆料搅拌、灌浆 → 养护 → 拆模清理
3.2清理
灌浆基础表面应基本平整并已凿毛,清理干净灌浆区域,用棉纱、破布、空压机、压力水等去除汽机台板(设备基座底板)表面的油脂、松散材料和灰尘。
3.3灌浆接触面的湿润
由于汽机基座厚度、面积等均较大,灌浆前24小时内对灌浆部位进行浇水湿润,注意应将砼接触面湿透,并在灌浆前对沟槽、凹槽内的积水吸干。
3.4支设模板
因灌浆料流动性较大,因此模板支设要牢固,所有模板之间缝隙,模板和砼之间的缝隙必须进行密封,避免浆液露出,模板上口应高出灌浆面50㎜。
汽机基座内侧模板,由于汽机安装后已无施工操作面,因此,安装前应预先支设模板,为便于施工,采用镀锌铁皮用射钉固定在砼侧壁上,但在灌浆前应检查镀锌铁皮是否已遭破坏,如破坏,应尽量恢复密致。
模板应提前加工完成,灌浆高度50~100㎜时,可使用木方将周围模板连成整体。灌浆高度大于100㎜时,可用普通工艺进行配模,模板支设完成后,可采用12#铅丝将模板与设备底板整体拉结,保证灌浆过程中模板不产生整体位移。
如灌浆部位平面尺寸与设备基础平面尺寸相等,灌浆的侧模下口应伸入原有砼面以下500㎜,并采用可靠加固措施。
模板接缝处贴海绵条,使模板接缝严密,同时应控制模板内表面的平整度和接缝高低差。
模板下口,即模板与已浇筑砼接触面应粘贴2~3到海绵条,待模板支设完成后可以采用砂浆进行封堵。
3.5灌浆料的搅拌及灌浆
3.5.1灌浆料搅拌
灌浆料和水的参考比例为1:0.14,具体比例应根据试验确定。
灌浆料搅拌用水水温应控制在15~30°之间。
灌浆料、水均以重量比计算,重量误差应小于1%,搅拌过程中,先将灌
浆料倒入搅拌机内,开动搅拌机。然后按配合比加水,从加水完毕起,搅拌时间不得少于3分钟。
因灌浆料初凝时间较短,每次的搅拌的灌浆料不要太多,搅拌好的灌浆了应在加水搅拌后半小时内用完,已达到初凝的灌浆料不得使用。
3.5.2灌浆方法及工艺
小范围灌浆可使用漏斗操作,对于平面部分应始终由一边灌注,直到四周开始溢出。
对于汽机基座或其它面积较大设备基础,使用10~20个10千克水桶运送灌浆料,直接将搅拌好的灌浆料灌入模内。由于面积较大,应始终由一边或相邻两边灌注,并通过竹条或钢条等进行导流,直到四周开始溢出为止,这样,能够正确掌握灌注的密实程度,不易使中间部位产生气泡而导致灌浆不实。
3.6养护
灌浆结束后2-5小时开始用塑料布进行覆盖养护(低于5°时应加草袋),24小时内不应遭受振动,这一点,应请监理单位和安装单位进行协调,在强度达到要求之前,禁止相应安装施工,也请我方施工队伍严格监督管理。24小时后开始洒水养护,养护时间至少14天。
3.7试验和检验
灌浆料的加水量应根据材料要求由实验室确定。
流动性试验:将跳桌、截锥圆模、玻璃板用湿布擦干净,将截锥圆模放在玻璃板中间,将搅拌好的灌浆料倒入截锥圆模,代灌满抹平后,提起截锥圆模,等待30s后用钢直尺从相互垂直方向测定其流动长度,取两次结果的平均值作为灌浆料的流动值。灌浆料跳桌流动性应控制在280~300㎜范围内,对不符合流动度要求的应调整用水量。搅拌第一罐料时,应先测一次流动度,待调整稳定后,每浇筑完1t料,测定一次流动度。
流动性试验合格后取样做4×4×16阴极型:通过吸附或成膜,能够阻止或减缓阴极过程的物质。如锌酸盐、某些磷酸盐以及一些有机化合物等。这类物质虽然没有“危险性”,但单独使用时,其效能不如阳极型明显。混合型:将阴极型、阳极型等多种物质合理配搭而成的阻锈剂。如由世界著名的化学建材公司一瑞士西卡公司研制开发的西卡阻锈剂(SikaFerroGard)系列即属于综合型、混合型阻锈剂。㎝的试块4组,也可使用砂浆试模进行试块制作,1组用于1天试压,1组用于7天试压,1组用于28天试压,1组备用,均需达到规定的强度要求。
现场灌浆料凝固后,必须对基础板进行锤击检测,发现空洞声时,应进行补灌处理。如试块强度不合格时,需凿掉重灌。
应做好施工记录资料,包括:灌浆部位、日期、水温、灌浆材料、配合比、搅拌后的浆温、流动性试验等,实验员、质检员、施工员均应签字,试验结果表明,粘钢能显著提高钢筋混凝一梁的抗弯性能。并且随着粘钢面积的增大而提高。粘钢加固梁的挠度变化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加荷初期,混凝土开裂之前,钢板与混凝土共同工作,随着弯矩的增加,挠度曲线大致呈线性变化。第二阶段,在拉区混凝土开裂后,构件的刚度有所降低,弯矩一挠度曲线出现第一个转折点。由于开裂截面拉区混凝土退出工作,所承担的拉力全部由钢板与钢筋承担。随着荷载的继续增大,此时开裂截面处的钢筋应变有明显的增大(突变)。当钢板及钢筋应力到达屈服时,梁的受力性能将发生质的变化,弯矩一挠度曲线出现明显的转折,使梁进入第三阶段——屈服阶段。作为交工资料。
4 质量控制点及注意点
在这里由于汽机台板灌浆的特殊性,ZUI大对边接近4m,中间设备安装垫块多,这里需要强调几点:
(1)为防止灌浆过程中窝压空气产生空洞,灌浆应从相邻两侧灌浆、不允许从相对两侧灌浆,灌浆开始后应连续进行,并尽可能缩短浇灌时间。
(2)本次灌浆由于面积较大,到对边距离较远,因此在灌浆过程中,必须采用钢条或竹条进行引流,并反复捣实,为防止空气进入,振捣不得使用振捣棒。
(3)灌浆过程不允许间断,入模温度不低于10℃。
(4)灌浆完毕后首先覆盖一层塑料布,防止其失水。考虑到现场气温的不确定性,应进行测温,当温度低于5°时,应加草袋保温。
(5)灌浆结束24小时后浇水养护,养护水温20℃,浇完水后应及时覆盖。
(6)本次施工考虑到环境温度较高,因此不掺加防冻剂,采用保证环境温度的方法确保灌浆料强度增长。
(7)环境温度要安排专人测量,发现温度低于5℃时增强保温措施。
(8)试模采用砂浆试模,每灌浆一次做一组试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