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渗透超滤设备中的 RO 技术
反渗透过滤设备当中有很多技术,其实每个设备的技术针对的工程也是不同的。 RO(Reverse Osmosis)反渗透技术是利用压力表差为动力的膜分离过滤技术, 源于美国二 十世纪六十年代宇航科技的研究,后来逐渐应用于民用。
RO 技术在反渗透超滤设备当中有什么特点呢, RO 反渗透膜孔径小至纳米级 (1纳米 =10-9米 ) ,在一定的压力下, H2O 分子可以通过 RO 膜,而源水中的无机盐、重金属离 子、有机物、胶体、细菌、病毒等杂质无法通过 RO 膜,从而使可以透过的纯水和无法透过 的浓缩水严格区分开来。
由于一般性的自来水经过 RO 膜过滤后的纯水电导率 5μs/cm(RO膜过滤后出水电导 =进水电导 ×除盐率, 一般进口反渗透膜脱盐率都能达到 99%以上, 5年内运行能保证 97%以上。对出水电导要求比较高的,可以采用 2级反渗透,再经过简单的处理,水电导能小 于 1μs/cm), 符合国家实验室三级用水标准。
反渗透是一种借助于选择透过 (半透过 ) 性膜的工力能以压力 为推动力的膜分离技术, 当系统中所加的压力大于进水溶液渗透 压时,水分子不断地透过膜,经过产水流道流入中心管,然后在 一端流出水中的杂质,如离子、有机物、细菌、病毒等,被截留 在膜的进水侧, 然后在浓水出水端流出, 从而达到分离净化目的。 反渗透超纯水设备典型工艺流程为:
1、预处理 -反渗透 -纯化水箱 -离子交换器 -紫外灯 -纯水泵 -用 水点。
2、 预处理 -一级反渗透 -二级反渗透 (正电荷反渗膜 )-纯化水箱 -纯水泵 -紫外灯 -用水点。
3、预处理 -反渗透 -中间水箱 -中间水泵 -EDI 装置 -纯化水箱 -纯水泵 -紫外灯 -用水点。
4、预处理 → 紫外线杀菌装置 → 一级 RO 装置 → 二级 RO 装 置 → 中间水箱 →EDI 装置 → 脱氧装置 → 氮封纯水箱 → 除 TOC UV装置 → 抛光混床 → 超滤装置 → 用水点。
水 质 符 合 美 国 ASTM 标 准 , 电 子 部 超 纯 水 水 质 标 准
(18MΩ*cm, 15MΩ*cm, 2MΩ*cm和 0.5MΩ*cm四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