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加筋土桥台
14.7质量检验与质量标准
1、对重要及主体砌筑物,每工作班应制取砂浆试件2组,一般及次要砌筑物,每工作班可制取试件1组,其平均强度不低于设计强度等级且任意一组试件ZUI低值不低于设计强度的75%。
2、十五、拱桥,略十六、钢筋砼和预应力砼梁式桥16.1一般规定
1、所有临时性承重结构及地基基础均应进行设计计算,并应保证其强度、刚度、稳定性。
16.2在支架上现浇梁式桥
1、梁式桥的现浇可采用满布支架或梁式支架,支架应稳定牢固,其地基应有足够的承载力,支架位于水中时其基础宜采用桩基础。
2、满布支架的地基表面应平整,并应有防排水措施。满布支架位于坡地上时,宜将地基坡面挖成台阶。在软弱地基上设置满布支架时,应对地基进行处理直至符合设计要求。
3、梁式支架各支点的基础应设在可靠的地基上,当地基沉降过大时宜设置成桩基。梁式支架不宜采用拱式结构。
4、梁式桥现浇支架的预压应根据支架类型、结构形式及荷载大小等因素确定。
5、梁式桥跨越需维持正常通行的道路时,其现浇支架应采取防撞的安全设施,并应设置必要的交通导流标志,保证施工安全和交通安全。
6、梁式桥现浇施工时,梁体砼在顺桥向宜从低处向高处进行浇筑,横桥向宜对称进行浇筑。浇筑中,应对支架及地基进行动态监测。
16.3移动模架逐孔现浇施工
1、移动模型应采用定型产品,厂家应提供质量合格证书等。其他(略)。
16.4装配式桥施工
1、装配式桥构件在脱底模、移运、存放和吊装时,砼强度应不低于设计强度的80%。第三项指标电化学综合试验指新拌砂浆法、硬化砂浆法和钢筋在混凝土中的宏观电池腐蚀试验,这三种方法属于专门技术要求较高的定量锈蚀试验方法。但是,实践证明仅采用一种方法有可能误判。因此,国内外多数专家采用综合法评判,实际使用时至少应采用其中两种方法。
2、构件安装前应检查其外形、预埋件的尺寸和位置,允许偏差不得超过设计规定。
3、构件安装就位完毕,并经检查校正符合要求后,方可焊接或浇筑砼固定构件。跨径25m以上预应力砼简支梁的安装应验算裸梁的稳定性。
4、构件预制场的布置应满足预制、移运、存放及架设安装的施工作业要求,场地应平整坚实,应设置必要的防排水措施,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场地沉陷。砂石料场地面应硬化。
5、预制台座应坚固稳定不沉陷,对台座两端及适当范围内应进行特殊加固处理。台座表面应光滑平整,在2m长度上平整度允许偏差≤2mm,且应保证底模挠度≤2mm,在预制台座上按梁板构件跨度设置相应的预拱度。
6、腹板底部为扩大断面的T形梁,应先浇筑扩大部分并振实后,再浇筑上部腹板。U形梁分两次浇筑时宜先浇筑底板至底板承托顶面,按施工缝处理后,再浇筑腹板砼。
7、中小跨径的空心板浇筑砼时,对芯模应有防止上浮和偏位的可靠措施。
8、对高宽比较大的预应力砼T形梁,应对称均衡地施加预应力,防止侧向弯曲。
9、后张预应力砼梁板,在施加预应力后可将其从预制台座移至场内的存放台座上后再进行孔道压浆,但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1从预制台座上移出梁板仅限一次,不得在压浆前多次倒运.
2吊移范围必须限制在预制场内的存放区域,不得移往他处。
3吊移过程中,不得对梁板产生任何冲击和碰撞。
10、后张预应力砼梁板,在孔道压浆后进行移运的,其压浆浆体这一阶段板底还出现了大量的横向锈蚀裂缝,裂缝宽度多集中在O.2mm左右,横向裂缝主要由于纵筋内侧的横向分布钢筋锈蚀导致的,裂缝基本上贯通板宽。裂缝是对一个结构物进行检测时得到的第一手资料,通过上面对3个龄期板底裂缝的综合分析,发现了锈蚀钢筋混凝土板底面裂缝发展的自身特点。根据这一规律,在进行在役钢筋混凝土板耐久性评定和检测时,就可以根据板底面裂缝的分布形态、裂缝的宽度等表观指标判断板底面裂缝的成因、钢筋锈损的程度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据此就可以对板的损伤做出相应的评估,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强度应不低于设计强度的80%。
11、构件移运时吊点位置应符合设计规定,吊环必须采用未经冷拉的HPB235的钢筋制作,吊环应顺直,吊绳与起吊构件的交角小于60°时,应设置吊架或起吊扁担。
12、构件存放台座应坚固稳定,宜高出地面200mm以上,存放场地应有相应的防排水措施。支点应符合设计规定的位置,支点处应采用垫木和其他适宜的材料进行支承,不得直接支承在坚硬的存放台座上。构件按安装的顺序编号存放,存放时间不宜超3个月,特殊情况下不超5个月。多层叠放时,各层垫木的位置应设在设计规定的支点处,上下层垫木应在同一条竖直线上。大型构件的叠放高度宜为2层,不应超3层,小型构件宜为6~10层。
13、板式构件运输时,宜用特制的固定架稳定构件。梁的运输应按高度方向竖立放置,并应有防倾倒的固定措施,装卸梁时必须在支撑稳妥后方可卸除吊钩。
14、采用平板拖车运输大型构件时,车长应满足要求,支点处应设活动转盘防止搓伤构件砼,运输道路应平整。
15、简支梁板安装前,应对支座或临时支座的平面位置和高程进行复测,并检查支座表面的平整度应不超过2mm。安装前应制订专项施工技术方案、安装工艺及安全技术方案。
16、采用架桥机进行安装作业时,其抗倾覆稳定系数≥1.3,架桥面过孔时,应将起重小车置于对稳定ZUI有利的位置,且其抗倾覆稳定系数≥1.5。
17、采用吊机吊装构件时,采用两台抬吊,应统一指挥协调一致,使构件两端同时起吊同时就位。
18、梁板安装施工期间及架桥机移动过孔时,严禁行人车辆和船舶在作业区域的桥下通行。
19、安装在同一孔跨的混凝土表面涂层,如硅烷类和有机高分子硅醚齐聚物类表层防水剂等。混凝土表面涂层是可以降低氯离子渗透速率和碳化速率的有效辅助措施。但有些涂层自身寿命不长,再次涂覆又困难。故在耐久性保持应用方面受到一定限制,而能与混凝土寿命匹配的水泥基聚合物涂层、砂浆层等近年来得到了大力发展和应用。毕竟在混凝土表面涂覆一层耐腐、抗渗、无毒、持久的涂料是一种成本低廉、简单易行的方法。从涂料的性质、功能及物理性能等方面来看,主要有鳞片涂料(由玻璃鳞片和耐腐蚀热固性树脂构成,具有优越的防腐蚀和抗渗透性能,应用于海洋、石油等苛刻条件下的腐蚀环境)、粉末涂料(不含溶剂,以粉末熔融成膜,无溶剂污染,具有涂覆方便、固化迅速等特点。梁板,其预制施工的龄期差不宜超10d 。
20、先简支后连续的梁,应设置临时支座进行支承,同片梁中临时支座顶面的相对高差不应大于2mm。对湿接头处的梁端,应按施工缝的要求进行凿毛处理。永久支座应在更为重要的是,后贴材料是靠与基体材料的界面粘结强度发挥作用的。碳纤维自胶体固化至所谓承載能力极限状态需要经历很大的应变过程以及严重的製缝开展,片材端部以及製鑓间的界面剪应力可能发展到很高水平,并导致剥离破坏。材料的高强度不仅得不到发挥,更使加固本身的可靠性受到严重质疑。因此,本文的研究目的就在于割析普通粘贴破纤维加固法存在的各种缺点,提出更为可靠的加固方法。设置湿接头底模之前安装,湿接头处的模板与梁体密贴并有一定搭接长度,各接缝严密不漏浆。负弯矩区的预应力管道应连接平顺,与梁体预留管道的接合处应密封,张拉齿板应保证不被损坏。
21、湿接头的砼宜在一天中气温相对较低时段浇筑,且一联中的全部湿接头应一次浇筑完成,湿接头砼养护不少于14d。
22、湿接头按设计要求施加预应力,孔道压浆且达到规定强度后,应立即拆除临时支座,按设计规定顺序完成体系转换。同片梁的临时支座应同时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