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陶瓷历史的发展到目前的中国艺术品,已经达到了举世公认的历史巅峰。宋瓷不仅继承了过去的优良传统,而且在陶艺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空前的成就。 宋瓷之美,美在简单、含蓄、谦卑、轻柔的文艺态度。在困顿中浪漫,在缺憾中赞美,于山川小景、人物花鸟中轻叩生命的价值。强调“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影响了两宋艺术,使其呈现出理性克制之美。颜色、形状、质感的单纯素朴,是宋代的美学特征。白墙黑瓦、原木本色、单色釉瓷、水墨淡彩,极简、不炫技,却表现精湛,形成了影响至今的雅致风尚。 无论是青瓷、白瓷、黑瓷以及釉上彩、釉下彩的制作均有很大的提高,其中驰名中外的五大名窑,在造型、胎釉、纹饰等技术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且在艺术审美等领域也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 瓷器现在的拍卖价格都非常高,当代有很多人还原建窑油滴盏。但我发现,很多大师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它的表现方式上,把建窑油滴盏做得很靓丽,但这恰恰忽略了其文化内涵。宋代的主流文化是雅文化,对艺术品的要求是要自然纯朴,不能有人为后加的因素,而且要内敛不张扬。但当代做出来的东西都很张扬,就是用俗文化的观念去做雅文化的器。为什么很多工艺美术大师仿古代瓷器总是仿得不到位,就是因为忽略了它的文化内涵。 宋人的原则是“天工与清新,疏淡含精匀”,并形成了“顺应自然、平淡天真、中厚质朴”的审美观点,同时以此为标准,追求返璞归真的自然主义。因此,宋瓷就极大地倾注了这种浓厚的人文色彩,来体现自然中的物性、趣味性和思想性,而且上升到一种透彻了悟的哲学高度。即便是一般的日用品,也因为宋代整体文化风气的使然,有着不俗的气韵和风姿,艺术品位历经千年而不衰。 宋代以前的瓷器,绝大部分是以青色为美的。魏晋时期的青瓷风行,除了技术上的原因外,也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这种崇尚青瓷的审美,到了宋代,得到广泛的推崇和发展。特别是瓷工们在原有玻璃青釉的基础上,开创出了失透的、乳浊状的瓷釉。一改以往南青北白时期,那种一览无余、可透彻见底的青釉传统,从而创造了可以展现独特美感的乳浊釉、结晶釉、石灰碱釉和多层釉。 宋人在推崇釉面色调单纯、趣味高雅的同时,绝大部分瓷器的胎骨造型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开始讲究如何能更好地创造出顺应瓷土物性的制作方法。因此,宋瓷不再过度模仿金银器皿薄华的造型装饰,转而追求胎骨端庄、淳厚、中正的典雅风格。 宋瓷造型在突破模仿金银器皿的局限后,也不再简单地依赖于实用性,而具有了个性独特、造型优雅的作品。诸如出现在宋代的梅瓶、玉壶春、斗笠盏等器物,它们的胎骨造型都强烈地体现“合于天造,厌于人意”的思想和意韵。这种仪表和风范成了宋瓷造型的主流,也成为后世长期追仿的榜样,至今仍为我们留恋和倾倒。
报价:面议
地址:湖北,十堰,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徽州大道5136号滨湖世纪城临滨
公司:安徽古钰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手机:18949825251
微信:ZZ1514009
电话:0551-62581035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提醒:联系时请说明是从志趣网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