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窑这一名称最早见于唐人陆龟蒙的《秘色越器》诗,诗中有“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句。越窑为中国烧瓷历史最早的瓷窑之一。今人所谓越窑,系对浙江东北部宁、绍一带北宋以前瓷窑的统称。越窑制瓷渊源可以上溯至商周时期的原始瓷生产,自东汉创烧成熟青瓷后,其制瓷业不断发展,先后经历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大发展时期和唐、五代的全盛期,至北宋中期衰落,曾一度为宫廷烧造过贡瓷。所产瓷器始终以青瓷为主,汉至南朝还烧造少量黑瓷。
玉壶春瓶又称玉壶赏瓶,是中国瓷器造型中的一种典型器形。流行地区广,沿用时间长,宋以后历代各地窑场均有烧制。它的造型是由唐代寺院里的净水瓶演变而来,是一种以变化柔和的弧线为轮廓线的瓶类。此越窑玉壶春瓶撇口,束长颈,鼓圆腹,底圈足。内外饰以青釉,釉不及底,瓶身其弦纹五道,釉质细腻,透明度好,釉色极为优美,青绿色调,浑厚滋润。其胎体灰白色,浅淡的胎骨使釉色愈加亮丽幽美,釉面犹如一湖清水。再以开片装饰,相呼映辉,天作之合,实属宋代烧制的越窑精品。
越窑的青瓷明彻如冰,晶莹温润如玉,色泽是青中带绿与茶青色相近。北宋时期是越窑发展鼎盛时期,代表了青瓷的高水平,尤其是所谓的“秘色”瓷,更是当时越窑青瓷的十分引人注目的产品。就在2018年,香港一场拍卖会上,一件越窑青釉四系壶就曾以500万高价落槌。然而目前真正品相完整的古代越窑瓷存世并不多见,此越窑玉壶春瓶造型别致,釉色宜人,工艺精湛,值得藏家倾情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