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人们口袋里的钱全是用数字来替代,比纸币还轻盈。可是要知道,在古代,人们不得不随身携带沉重的金属才能进行交易。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都有自己的货币体制,但大体来说面值zui小的钱币都由铜制作,也使得铜币成为有相当存世量的文物。
新朝,是西汉和东汉的一道分界线,外戚王莽的干政使新朝短暂地取代了汉。新朝国祚只有16年,但铜币种类繁多,除标准的五铢钱以外,另铸有“一刀平五千”,“契刀五百”“大泉五十”。分别浓缩了不等的货币价值,有点类似于支票。其中面值zui大的一种,被称为“国宝金匮直万”,一枚值一万钱,这可还行。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西安一农民在平地时发现两枚古币。一枚被古币收藏家张叔驯购去,另一枚被英人柳玛购去,后由上海集币家张晋购回。几经辗转,于50年代初,我国政府用重金将其购回,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国宝金匮直万”在中国古钱五十名珍榜上有名。这枚钱币通体分为两部分,上部为圆形方孔,篆书直读,下部为铲形,篆书“直万”钱文古朴浑厚,颇见神韵。
长期以来,古钱币界对新朝“国宝金匮直万”钱币主要有以下几种猜测与说法:第一种说法认为,此钱非流通所用的货币,而是代表王莽占有的黄金数量,是记载黄金总数的,表示这位新朝统治者拥金无数。第二种说法认为,新朝有“金货一品”的钱制,且规定黄金一斤值平钱一万。此钱中标有“直万”,则表明可兑黄金一斤。因而“国宝金匮直万”就可能是“金货一品”。第三种说法认为,该钱可能是试铸的样钱,因折值太高而无法实施,就没有进一步推行。第四种说法认为,“国宝金匮直万”是镇库之宝,所有的官府钱庄都备一枚,作为压库之用、
“国宝金匮直万”应当算是王莽的著名杰作了,如今,“国宝金匮直万”是否真的兑换过一斤黄金不重要,仅有的铜币能流传至今已是奇迹,是名副其实的“国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