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对明晚期的黄花梨圈椅宽100.7厘米,宽59.6厘米,深46.4厘米。圈椅靠背板的下端浮雕如意纹,如意纹内刻一条鲤鱼在波浪中跃起,靠背板的上方透雕一条飞龙,取鲤鱼跃龙门之典故。鹅板,嵌板下有浮雕花纹的牙条支撑,一对扶手成“S”形,美观又十分罕见。座面为硬席面,底枨为步步高赶枨。前腿和大边间卷口牙子。
圈椅的椅圈多用弧形圆材攒接,下部腿足和面上立柱采用素光圆材,只在正面牙板的正中和背板正中点缀一组浮雕的简单花纹,立根立柱另安,造型大方,流畅,富于变化,其等级高于其他椅式,极受世人推重。
圈椅又叫太师椅。“太师椅”这个名称最初始于南宋初年,据说是秦桧时兴起的,也是中国家具中唯一一种以官名来命名的器物。太师椅在宋代是交椅的一种。书载,当时有个叫吴渊的京官,为了奉承时任太师的秦桧,出主意在他的交椅后背上加了一个木制荷花状托首,称作“太师样”,此后仿效者众,遂名太师椅。明代,这种交椅渐被圈椅取代,故名圈椅为太师椅,到了清代,民间已将所有的护手椅都称作“太师椅”。
黄花梨-又名“降香木”、“海南黄花梨”。以我国海南省产为佳。多为明清两朝木匠用做高级家具木料。圈椅以明朝制品为代表。故黄花梨圈椅以明朝皇宫的为好。
圈椅是明式家具的代表,作为古典优秀器物.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它那优雅的轮廓,和谐的比例,适宜的尺度,都是古代工匠智慧的结晶,明代家具的风格特点具体以下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