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钱币极具观赏性与历史价值,因此古钱币如同其他古玩一样被藏家们所青睐。古钱币的价值一般是按照存世量来决定的,因此收藏在民间的古钱币根本无法统计,而还经常发现古钱币大量出土,所以古钱币价值以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坐洋币在战争后,至今存世量寥寥无几,极为珍贵。像此枚坐洋币品相好的几乎很难找到,可谓凤毛麟角的“稀世珍品”了,是举世难寻的“收藏品”。
法属印度支那贸易银圆,俗称坐洋,为清末在华流通的外国银圆之一。
学名:法属印度支那贸易银圆,俗称坐洋,为清末民初在华流通的外国银圆之一。银币正面为自由女神坐像,背面的装饰图案为麦穗,法文有“贸易银元”和“法属印度支那”等。
法属印度支那贸易银圆,俗称坐洋,为清末在华流通的外国银圆之一。各种坐洋断断续续发行至1928年,因为战争的阴影而宣告结束。而中国在1933年实行废两改元后,船洋法币逐渐一统市场,外国银圆在中国不受重视,恰巧的是这个时候坐洋也销声匿迹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法国短暂统治印度支那,再没有发行过银质货币。1895年1元型坐洋重量减至27克,称减重版。但其流通势力范围仍继续拓展,我国与印度支那相邻的云南、广西、广东等省大量流入,闽南地区也流入不少,并与“鹰洋”“龙洋”“站洋”一起成为鸦片战争后流入闽南的四大外来币种。
银元正面希腊自由女神坐像,这也是“坐洋”得名的因素。坐洋的前身为法国政FU在交趾支那(南部越南政权)于1879年开端锻造10仙(Cent,也译作“分”,下同)、20仙、50仙、1皮(piastre,音译皮阿斯特,法制单位元)的交趾支那(cochin china)银币。时至1885年,法属安南政FU为抵抗墨西哥银币及美国贸易银币,于1885年开端锻造一元银币。由于坐人开端锻造无论从成色及分量(27.215克,90%成色,1885年-1895年制标准,被称为加剧坐洋)上都优于鹰洋,很快就占据了控制位置。也正由于其纯重高于墨西哥鹰洋(27克),多有躲藏及熔化者,故不能流通。
黄经理:198+6609+5289
法国坐洋银币计2枚--成交价:RMB
1899年、1930年--香港成交价:RMB
1890年法国坐洋一枚---成交价:RMB
坐洋币成交价:RMB
1895年-----成交价:RMB
1885年-1931年坐洋--成交价:RMB
“坐洋”安南银币---成交价:RMB
1900年、1903年法属--成交价:RMB
法国坐洋银币计3枚---成交价:R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