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蚀剂加药装置加药装置采用全自动控制系统,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性能稳
定、工作可靠、简单明了。
缓蚀剂加药功能特点
以系统设计为主体,克服了以单一设备或部件为设计主体的传统产品存在的系
统性差的缺陷;
吸取国内外加药技术精华,以全新的设计理念,使工艺更优化;
产品结构模块化设计,一体化组合,可方便地进行能力和功能扩展;
可根据不同的水质和用户的不同要求,灵活的配置zuijia方案;
国内外多种著名品牌、不同材质、各种档次的设备及部件,用户可任意选配;
任选择手动、自动等多种控制方式,实现不同控制要求。
加药装置是以计量泵为主要投加设备、将溶药箱、搅拌器、液位计、安全阀、
止回阀、压力表、过滤器、缓冲器、管路、阀门、底座、扶梯、自动jianshi系
统、电力控制系统等按工艺流程需要组装在一个公共平台上,形成一个模块,
即所谓的撬装式组合式单元(简称撬体)。按需要将定量的药剂放入搅拌溶液箱
内进行搅拌溶解,溶解完毕后再通过计量泵送至投加点的工作过程,加药量的
大小可自由任意调节,以满足不同加药量的场所。
缓蚀剂加药装置结构形式
采用的是机电一体化结构形式,从安装上可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推车式)
,每种形式的加药装置均配有搅拌系统、加药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几个固定
式撬装可组合成一个整体,加上变频控制系统,可实现就地控制、远程自动控
制、手动和自动相互转换加药。助利加药装置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噪音低
、工作平稳、安装简单、操作使用方便等优点。
结构及分类
加药装置一般分一箱一泵、一箱二泵、二箱三泵。
加药装置组成结构有:溶液箱、液位计、计量箱、搅拌器、加药计量泵、安全阀
、压力表、控制柜、阀门以及管路集中布置,各部件的材质主要分不锈钢和碳
钢衬胶。
絮凝剂从螺旋推进器内进入速溶器内与清水进行预混,被湿润的物料进入配制
槽进行搅拌稀释,按要求浓度进行配制;配制过程中,进水量在流量计观测下
必须相对稳定,从而保证在整个工作过程中,配制溶液浓度不变。
配制溶液从配制槽,经熟化槽再进入储存槽,当储存槽液位处于高位时,配制
过程自动停止,加药液过程继续,当溶液下降到中液位时,重新自动启动配料
过程。配料槽和熟化槽均设置搅拌器,充分保证絮凝剂的稀释和熟化。另外,
储存槽溶液不足时会触及下液位报警系统,所有系统均停止报警。本装置是由
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性能稳定、工作可靠菜单操作简单等特点。
蚀剂定义以及作用
缓蚀剂以适当的浓度和形式存在于环境(介质)中时,可以防止或减缓材
料腐蚀的化学物质或复合物,因此缓蚀剂也可以称为腐蚀抑制剂。它的用量很
小(0.1%~1%),但效果显着。这种保护金属的方法称缓蚀剂保护。缓蚀剂用
于中性介质(锅炉用水、循环冷却水)、酸性介质(除锅垢的盐酸,电镀前镀
件除锈用的酸浸溶液)和气体介质(气相缓蚀剂)。
安装注意事项
(1) 设备安装搬运时,严禁吊挂于泵头及调节手柄处,也不允许在泵头的进
、出口阀体上挂绳在地面上拖动,只能在设备明确标志的起吊点起吊。
(2) 所配水平管路,管件及阀门等应有支架,不允许连接的管道等设备只有
法兰面受力。
(3) 设备必须放置在坚实的基础之上,且必须固定,同时设备必须要有可靠
的接地。
(4) 按电机铭牌说明和规定的电机回转方向,采用正确的电源及接法。
2、 维护
1) 投运前的维护及调整新装置安装完毕后,请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检查:
1, 所有的螺栓连接应该完整并牢固。
2, 所有的法兰连接面密封垫应齐全。
3, 磁性翻版液位计应完好无损坏。
4, 压力表应完好无损。
5, 旋开计量泵上的加油螺塞,加润滑油。
6, 检查配电柜内的接线是否完整,元器件应完好、无破损,在检查无误的情
况下,送电准备试运行。注意:设备必须接地。
7, 打开电动机上的冷却风扇防护罩,用手盘动电动机,应无卡涩现象,如有
此类现象发生,请参照计量泵使用说明书进行维修后,才能开始试运行。
8, 就地配电柜开始试送电。
A,请确认所有的开关处于关闭位置。送电,投总开关。
B,电压表应该指示在380V附近位置。所有的绿色停止灯应全部有指示。
C,按绿色的启动按钮点动电动机,时间约10秒钟,观察电流表的指针位置(运
行平稳后应该在2~3A之间),观察与启动按钮对应的红色运行灯应该有指示,
电机运行声音正常, 用 手摸应没有明显的温度感。如有异常情况发生,请相
关专业解决问题后再投用。
D,依此试运转所有的电动机。
2) 加换油制度计量泵、电动搅拌机等旋转设备机箱次加油运转一周后,应更
换新油,并将内部油污冲净。以后每半年更换一次。若环境温度较高或潮湿时
应当缩短换油时间。运转中机箱内储油量必须保持规定油面高度。
提示: 设备每次启动前,必须检查油位,严禁无油启动。 设备每次启动前
,请确认计量泵出、入口阀门为全开,并且溶解箱有药液。 备用溶解箱在
溶解好药液以后,必须静置30分钟以上才允许转成运行药液箱。 减速机输
出轴与其他零件配合时,不允许直接锤击,以防损坏;应利用输出轴轴端螺孔
,采用螺杆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