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铸币的铸造,大概经过了子范(土、石、铜)、母范(砖、铜)、翻砂等几个发展阶段。无论是真钱还是伪品的各种铸造方法,都会在钱币上留下相应的痕迹。这些痕迹就是鉴定钱币真伪的有力依据。
伪品钱币多是用化学物质来仿造装饰,往往会散发出一种难闻的、刺鼻的化学怪味,而真品钱币则没有这种怪味。
福建官局造铜币是中国所有龙洋图案钱币中,工艺最精湛,雕工最完美,浮雕感最强烈的品种,镜面平整光滑,纹饰的相惯线显得非常清晰,该系列钱币铸造精美,字口、纹路和边齿深峻,完全是国外铸造的样币风格,具有鲜明的历史特色。
最近有幸向盐城的周先生征集到一枚钱币精品:“福建官局造光绪元宝”该钱币表面的包浆醇厚、品相保存完好、极具收藏价值和观赏性,即便是对铜元没有研究的外行也是爱不释手。福建官局造钱币,楷书文字书法极为精湛、大气,间架结构平衡舒展,在龙洋里首屈一指。
近几年来我国内古玩市场一片繁荣。古钱币作为古玩的一种,一直以来都是收藏家关注的热点。因为在我国的每个历史阶段都有自己独特的货币形式,都或多或少地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特色。
随着国内收藏市场的逐步繁荣,很多人开始将目光投向了古玩以及艺术品收藏。因为更具有历史参考价值和文化内涵总是备受人们欢迎。因此,近几年来我国内古玩市场也是一片繁荣。古钱币作为古玩的一种,一直以来都是收藏家关注的热点。虽然制造时间不长,但是有许多珍品币流传,这些难得一见的藏品。
存世量的大小才是决定古钱币价值的最主要因素。在古玩珍藏领域,‘物以稀为贵’是永恒不变的规律,几乎适用于所有的珍藏品。在古代,最珍贵的钱币就是那种存世量很少,很罕见的。”
从版别上辨别古钱最主要的办法是除了多看钱谱之外,必须要多接触实物,以熟悉各个朝代的钱币真品。不但要注意珍稀品,更要注意大量的普通品种。因为这些普通品很少伪品。如战国时期刀币形制特殊,造伪者只好用真品翻砂制造赝品,其破绽在于翻砂铸造后的钱币偏小,较为厚重,文字肤浅,铜质粗糙,锈色不对且易脱落。
此枚福建官局造光绪元宝,包浆自然,成色精美,159==153==29660做工精细,龙鳞清晰可见,此铜币系真,品相级佳光绪元宝是清朝光绪年间流通的货币之一。由两广总督张之洞率先引进英国铸币机器铸造银元和铜元,之后各省纷纷仿效。福建官局造光绪元宝省局铸造,除中*户部,地方省所铸铜元,皆在其正面上缘镌写省名。光绪元宝是大清光绪年流通大面值货币之首,是我国首批引进海外技术的印发流通货币,对于现今也蕴藏了一定历史意义。深受很多国内外客户的喜欢和追捧,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意义。
福建官局造光绪元宝历史成交记录:
福建官局造光绪元宝当十文 RMB5-06-11
1903年福建省造光绪元宝 RMB4-05-18
1896年福建官局造光绪元宝 RMB5-05-17
1901年福建官局造光绪元宝 RMB4-11-20
福建官局造光绪元宝当五文 RMB4-06-04
1900年福建官局造光绪元宝 RMB6-5-13
1903年福建省造光绪元宝 RMB4-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