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璧是古代贵族所用的礼器。不同时代和不同情况下,也有起信仰和装饰物作用的。汉代的玉璧,上有小孔,就是用来穿线配饰或挂在墙上做装饰用。
汉代玉璧与新石器时玉璧有所不同,新石器时期玉璧多光素无纹饰,器型比较简单。商周时代的璧,厚薄不均,形制也不规整,内外大都不够园,多为炫纹。春秋战国时,璧则相当规整,并有蚕纹、谷纹、浦纹、兽纹等装饰。 汉代玉璧沿袭了战国的风格而又略有变化。玉质仍以白、青、碧玉为主,但壁的形体加大,有的直径达30直至50厘米以上。透雕的龙、凤、鸟纹较多。
壁上的谷纹,蒲纹颗粒大而稀疏,起凸浅,谷粒上部浑圆。玉璧边缘加宽,立缘剖面呈方形,明显不同于战国时的三角形立缘。同时组合纹饰更为流行,有的还饰以吉祥文字。到了东汉,壁体加厚,外缘立面略有弧度,但数量减少现在具有很大的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