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标准暴雨这类突发事件会对城市内涝构成较大威胁。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工程规划设计所所长谢映霞认为,把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结合起来是应对超标准暴雨的有效方法,并要从经济、环境等几方面综合考虑。首先,对于硬性的工程措施而言,标准要适当,应急抢险体制要完善。在规划、设计时要把建设内容落到实处,如哪里修水库,哪里需要分洪,哪里要建泵站,哪里建闸门都要统一考虑。其次,对于软性的非工程措施,要加强应急体系的建设并保障其正常运转。近年来,国外运用生态方法改善雨水系统条件,例如采用透水砖铺装人行道,增加透水层,减少硬质铺装等。调蓄也是通常采取的主要措施之一。
根据基层厚度、溢流及排水方式的不同,透水路面可分为以下几种结构:
1) 具有较小蓄水能力的透水基层
这种路面基层主要有找平层、透水基层组成,透水基层有很大的空隙率,但是厚度不大,因此透水性强,适用于降水量较少、垫层透水能力很强且具有较高承载力的区域。主要用于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广场、停车场及步行街等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