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气气浮机的安全操作:
一、要将所有设备和管路清扫干净,不能遗何异物,检查联接部位是否有松动
现象以及转动部位的润滑油注入情况。
二、检查电源线路并作短暂的空载运转,以判断泵与空压机转向是否正确有无
杂音及发热现象,搅拌机在注入清水后点动判断其转向是否正确。点动浮渣收
集减速机观察其转向是否正确,是否有碰撞和不平稳现象,有则及时消除。
三、开启溶药机电源开关,根据药液浓度要求(助凝剂聚丙酰胺溶液为1/1000
;絮凝剂PAC溶液浓度为5%)进行配置,搅拌至药液浓度均匀,PAC溶液剂量初
次定为50PPM。聚丙烯酰胺溶液初次定为1PPM加入(调节计量加药泵至相应刻度
,具体需试验确定)。
四、按原水处理量将PAC絮凝剂量初次定为50PPM调节计量加药泵至相应刻度;
将聚丙烯酰胺凝剂量初次定为1PPM调节计量加药泵至相应刻度。
设备构造:
1.气浮系统集进水、絮凝、分离、集水、出水于一体,与传统气浮设备类似,
设有一个稳流室、溶气释放室,使处理性能更稳定,效果更优越,对于传统设
备改造尤为适宜。
2.稳定室:通过折板反应的原水,流速很高,若直接与溶气水接触,会消散微
小气泡,影响气泡沾附絮块效果,从而降低气浮处理效率,若增加了稳流室,
使湍流的原水动能消耗,匀速进入溶气水释放室,从而有力保证了去除效果。
3.溶气释放室:溶气释放室与分离室于一个槽体。中间隔开,溶气水与絮凝完
毕的原水在此粘附,缓慢上升,进入气浮分离室,保证了絮凝块与微小气泡的
接触空间与时间,使溶气水的释放率达nbsp;
技术特点
1、明基环保专业工程师根据多年的调教经验及专有的溶气水控制技术,实现了
在室验室特有的小体积、小回流量工况下分离区的低扰动、高分离效率及高溶
气量的效果。该技术即保证了实验室条件下的气浮效果,又可方便的应用于大
规模气浮机的使用上。
2、材质选择上灵活多变,可选择透明材质,也可选择不锈钢、PP等不透明材质
加装视镜,便于实验人员随时观察气浮过程中的任何微小变化,提高实验人员
对气浮工艺的掌控和理解。
3、圆形气浮采用逆流原理,可大幅度减少停留时间,大大缩小了气浮池的体积
,可放置于轿车后备箱,真正做到了“便携式”实验室气浮机。
溶气气浮机设备为钢质结构,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气浮机体:圆形的钢质结构,是污水处理机的主体和核心。内部由释放器、
均布器、污水管、出水管、污泥槽、刮渣机等系统组成。释放器是产生微气泡
的关键部件。溶气罐来的溶气水在这里突然释放,形成大量微气泡群,与废水
充分混合,从而黏附于水中的絮凝体上升,清水彻底分离出来。清水通过出水
管排出,浮渣通过刮渣系统刮到污泥槽中,自流至污泥池。
2、溶气系统;溶气系统主要由溶气罐、空压机、回流泵组成。溶气罐是系统中
zui重关键部分,内部设有射流器,可以加速空气和水体的扩散、传质过程,提
高溶气效率。
3、药剂罐:用于溶解及储存药液,设计为溶解、储存为一体,溶解罐配有搅拌
装置。体积随处理量大小而配套。
一般气浮机的调试步骤如下:
1、将清水注入气浮池,以检查池各部分有无渗漏情况。
2、对溶气水泵灌水排气,待启动后,逐渐打开出口水管阀门,直至全部开足。
3、待溶气罐内水位上升,压力达到水泵所能提供值时,突然打开溶气罐
出水阀门,以高压水冲洗溶气管,如此反复几次。接着启动空压机,待溶气罐
内气压达490kPa时,同样,突然打开溶气罐出水阀门,以急速的气流再次冲洗
溶气管道,并重复几次。最后,仍以高压水冲洗几次。这样多次操作,直至溶
气管道冲静,然后关闭溶气水泵和空压机。
4、打开接触室及反应室的放空阀门,使水位下降至一定高度或放空。
5、逐个安装上释放器,并用手旋紧。(不必用扳手拧紧)
6、重新开启溶气水泵和空压机,待空压机的压力超过水泵的压力时,稍稍打开
闸阀,使气水同时进入溶气罐溶气,注意不能将气阀开的过大,以免空压机压
力急剧下降而产生水倒灌的现象。
7、当观察到溶气罐水位指示管有一米左右水深时,应全部打开溶气罐出水阀门
,并在接触室观察溶气水的释气情况及效果。
8、用闸阀调控空压机的供气量,直至溶气罐的水位基本稳定在0.6-1.0米范围
内(既不淹没填料,也不能过低、,少量的水位升降可用微启溶气罐放气阀予
以调整。将出水阀完全打开,防止出水阀门处截留,气泡提前释出。
9、待溶气与释气系统完全正常后,开启进水阀门,同时投入稍过量的混凝剂。
10、控制进水阀门,以限制进水量在设计水量范围之内。
11、控制气浮池出水阀门,将气浮池水位稳定在集渣槽口,待水位稳定后,用
流量计、水表等设备测量处理水量,并用进出水阀门进行调节,直至达到设计
流量为止。
12、在运转初期要不断检验主要水质指标。不合格的出水,应通过超越管道直
接排入下水系统,或回至集水池。合格后,才进入后续处理构筑物。如处理水
质过好,可逐渐减少药剂投加量,直到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