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银,币面以龙为肖像。 日本明治三年(1870年)即铸造「龙银」。 光绪十五年(1889年)中国方启铸造。龙在中国人心里是至高上图腾,所以清政府铸币首用龙为银币图腾。
日本贸易银元是近代流入我国外国银元中较为常见的一个品种,因币面有飞龙图案,故俗称为日本龙洋。其正面图案为环绕的珠圈和设计独特的小太阳图案,两侧为呈弧形排列的樱花枝叶,中间的文字为汉字"一圆",下面是绸带扎成的同心结;背面的图案为"飞龙戏珠",周边的文字有"大日本"和"明治三十年"字样。
日本初铸银圆,其意是驱逐当时在日本大肆横行的本洋(双柱)、鹰洋,统一货币。由于头版的龙银铸量少,人们一时不能接受,结果这场银圆战是以日本龙洋的大败而终。
(公元1868年至公元1911年)经过王政复古大号令之后,拥戴朝廷的诸藩,成立了明治新政府。新政府积极引入欧美各种制度及等等,这些各项改革被称为明治维新。一方面,新政府确立国家制度,如设立帝国议会及制定;一方面,又以培植产业及加强军力为国策推进,急速地发展成近代国家。此外,日本又在甲午战争及中取得胜利,成为列强其中的一角。大日本明治钱币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诞生的,大日本明治二年一圆应运而生。大日本明治二年一圆因存世量稀少因而价格昂贵,是众多钱币收藏爱好者纷纷想纳入怀中收藏的珍品钱币。光绪十六年(1890年)铸出,人称龙洋 。 而后不久各地各自铸造,皆以龙为记,故称龙银、龙洋。 仿照鹰洋的重量、成色和式样,用机器大量铸造, 光绪十四五年间在广东省起开始以接近的重量、成色铸造银圆,抵抗外国贸易银,各行省纷纷仿制。
部分光绪元宝价格(仅供参考)
光绪元宝云南省造(老云南)库平七钱二分银币 150万
光绪元宝江南省造戊戌库平七钱二分银币 300万元
光绪元宝吉林省造中心花篮库平七钱二分银币 200万元左右
宣统二年(1910年),清朝廷颁布《币制则例》,规定银为本位币,以西制标准重量为27.47克,含纯银九成, 翌年5月开始铸造。 旋因辛亥革命发生,未正式发行。